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19日至5月27日舉行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19日下午前往客家文化館,出席「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開幕式,他表示,「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以桐(童)話為主題,自4月19日至5月27日間辦理3場亮點活動、60場系列活動,推出5條賞桐步道,同時設置5座裝置藝術,呈現客家文化及元素,希望所有年輕朋友及孩子喜歡,進而瞭解客家文化。桃園市是振興客家文化最用心的城市,注重孩子教育,將客語傳承下一代,讓大家認識客家、瞭解客家、喜歡客家,讓客家走入生活、結合歷史,成為城市亮點。      「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共設置5座裝置藝術,包括:客文館後方公園設置「桐花美好列車」,營運自即日起到5月13日,該列車象徵客家文化振興,有「耕耘美好、等待美好、迎接美好」的意義,在車站內也放置全台第一座3D列印製作的鍾肇政老師人形公仔。           市府邀請到竹草編藝術家王昱翔老師,結合草編工藝,在客文館前廣場打造大樹外觀的「桐話樂園」;也在三坑鐵馬道入口處設置涼亭「漫慢」,桐花仙子坐在涼亭上方,營造出夢幻浪漫氛圍;十一指古道則設置「桐心盪漾」,將鞦韆加入藍染及桐花意象;楊梅火車站的「桐花彩繪公車」,更是邀請插畫家設計,讓孩子填上色彩,讓各方參與融入桐花地景藝術創作。 
  
     「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延續過去活動設計,包括:4月22日舉辦「桐花唸謠大賽」,是各幼兒園、國小學生每年必參加的活動,展現出客家歌謠創作及舞蹈表演;5月6日「桐花野餐派對」,有音樂、野餐、美食饗宴及親子活動,歡迎親子共遊來賞桐,感受悠閒午後時光;5月13日「賞桐健行」,每年約有2,000多人參加,在貼近大自然的桐花季節,享受美好。 
  
        5條賞桐步道分別為:三坑鐵馬道、小粗坑古道、十一指古道、齋明寺古道及東森山林桐花步道;同時,也會在桐花步道規劃不插電展演活動、小農市集、客庄微旅行等,讓遊客在賞桐時,也能購買文創商品及特色農品。 
  
     「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特別與31個客家社團合作,辦理60場系列活動,讓大家在每一個地方都能找到客家元素,也能提供客家文創團體有更多的表演機會。市府對於客家社團的支持絕不打折扣,要廣增社區型活動,將客家文化扎根地方。 
  
       市長鄭文燦強調,美好不能只靠等待,也必須打拚,市府積極推動客語學習,讓下一代客語扎根。桃園市政府也得到客委會「106-107年度促進地方客語整體發展計畫」績效評核全國第一,全市9個區公所表現亦名列前茅。同時,浪漫台三線、海洋客家、客家工藝、客家街區營造等計畫均獲客委會肯定,市府會努力完善每一項計畫。 
  
       客家局長蔣絜安表示,「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活動為期一個多月,自4月19日至5月27日間辦理3場主題活動,並與在地31個社團合作,辦理60場系列活動,場場精彩,不容錯過。同時嚴選5條賞桐步道,期間更推出100家商品優惠訊息及10樣桐花限定商品,歡迎大家一同來賞桐。更多活動訊息請上活動網站(網址:http://www.tyt.989.com.tw/)或「2018桃園客家桐花祭」臉書粉絲專頁(網址:https://goo.gl/fmH4A3)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