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106學年度第2學期校長會議登場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25日上午前往新興國際中小學,出席「桃園市106學年度第2學期校長會議」,鄭市長表示,桃園市的教育不斷提升水準,學生競賽的表現也非常良好,這些教學成果都要感謝校長們的努力。各級學校的校長們必須面對家長的期待、學校教師的管理與教育主管單位等三方壓力,學校治理的好壞,也必須由校長負起成敗,責任重大;市府會尊重教育自主性,維護校長管理學校的權責,並挹注更多資源,讓校長們能夠安心辦學,共同為提升桃園市教育環境努力。 
  
      鄭文燦說,106學年度第2學期校長會議的主題為「天賦自由,展能翱翔」,期望透過本次會議,讓各校代表研議如何發展特色,讓學生多元學習。市府也鼓勵學校,配合智慧城市、「亞洲‧矽谷」計畫,讓學生在數位教育、創客(Maker)教育、人文藝術教育等層面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 
  
       升格後,市府持續保障教育的專業自主性,要讓校長們辦學時,「資源多一點,壓力少一點」,也讓校方推動教育時,「夢想大一點,困難小一點」。107年桃園市總預算為1,100.54億元,其中教育科學文化支出達414.64億元,占37.68%,將近4成,代表市府推展教育的決心。 
  
   為提升教育環境,107年度市府會推動以下政策: 
  
       第一、9所國立高中職改隸為市立高中職,已於1月1日生效,改隸後,校內員額不會減少,預算也不會縮水,如果市立高中職有更好的制度,改隸後學校也會比照辦理,獲得同等支持。市府在原市立高中推動「桃園市市立高中亮點躍升計畫」,也在改隸後的高中職,規劃推動「桃園市頂尖高中計畫」,提供學校更多資源。此外,在私立高中職的補助方面,市府也會盡量寬列,給予更大支持。 
  
       第二、鼓勵各校發展特色,以永豐高中為例,市府協助推動成立全桃園第一個「AI(人工智慧)科技實驗班」,以物聯網、APP及程式設計等課程為主;內壢高中的創客教育做得很好,市府也會協助校方發展為該校特色。 
  
       第三、在幼兒園設置方面,幼保公共化的需求日益增高,市府以完成公幼與私幼4比6為目標,目前全市的公幼比例約為2成多,去(106)年增加了7所學校附幼,也設置了非營利幼兒園,106學年度共計已增加約1,600名招生名額,未來持續增加6,000名招生名額,減低年輕家庭負擔。 
  
       鄭市長還說,社區大學與樂齡學習中心可讓市民朋友享有更好的終身學習空間,為鼓勵各校與社大及樂齡學習中心合作,教育局採水電補貼方式,協助社大與樂齡學習中心減輕成本負擔。 
  
       第四、去年桃園市再次獲選全球7大智慧城市(The TOP 7 of 2017)殊榮,其中「數位學堂計畫」為獲獎亮點,智慧學校的推動過程中改變了教學互動,讓教學更加個別化、活潑化,鼓勵學習者主動學習,未來針對各校所提出的智慧學校計畫,市府也會全力支持。 
  
       第五、市府也會致力推動體育與美術教育,讓學生能有更好的學習空間,以桃園學苑(宿舍)為例,在昨(24)日勘查後,市府決定協助更新宿舍,讓體育班的學生能夠集中住宿,也讓到桃園就讀高中職的外地生,有良好的住宿環境。 
  
      未來會推動「玩具教育」,預計在舊八德保一總隊大湳營區成立「玩具圖書館」,也鼓勵各校申請成立二手玩具資源中心,透過二手玩具資源中心重製,讓孩子體會到愛物惜物的概念,也能增加親子互動。 
  
      市府也將與空中大學合作,在中壢龍江公園旁設立空大桃園分校,也預計發展為「樂器博物館」及二手樂器維修中心,普及音樂教育,讓各校之間能交換閒置的樂器,增加音樂社團資源,讓愛音樂的孩子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