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於106年8月至9月間辦理社區發展工作評鑑,考評社區發展協會之推動績效。
經評選後,共有14個社區獲得殊榮,桃園市大家長鄭文燦2日下午2時於市政會議上頒發「106年度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獲獎社區,接受表揚,這些社區分別是卓越組:蘆竹區外社社區、大園區竹圍社區、桃園區大檜溪社區。
績效組:龍潭區三水社區、八德區白鷺社區、龍潭區中興社區、平鎮區高連社區、楊梅區三湖社區、大溪區仁善社區、中壢區山東社區、龜山區兔坑社區、新屋區頭洲社區、觀音區保障社區及復興區羅浮社區。這些績效卓著的社區發展協會,因集結公私部門各種資源努力推動社區發展工作,造福市民獲得肯定。
為增進公民參與,提升居民福祉,藉由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公私協力合作,提供在地化服務,除社會局配合政府長照2.0政策,已成立186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建立社區初級預防機制外;文化局亦透過社區營造發展在地文化特色,建構居民在地認同與地方社區陪伴;農業局的農村競賽選拔,引導農村社區依自身特有條件,創造農村新典範;環保局的環境教育,讓民眾了解社區所面臨的環境議題,達成社區永續經營的環境教育願景。
桃園市近年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表現優異,深獲肯定,但社區成果維護的挑戰是重要的課題。除了勉勵獲獎的績優社區,持續保持社區營造成果外,也希望思考落實社區發展願景方式,讓社區找到理念、構築理想、學習發展,並不因熱情消退而懈怠。因此,本市未來將致力於社區培力,以促使本市社區發展,增進居民福利,建設幸福桃園。
社區是目前最基層的人民團體,也是最具有人情味與鄉土味的組織,在社區中大家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信仰,為了共同的生活品質貢獻己力,無人不希望社區是一個充滿希望、快樂、進步的生活所在。希冀透過社區擔任領頭羊,引導生活在社區裡的人,彼此互相照顧,人人富有「大同」精神,共同關懷弱勢,打造優質社區為願景,大家齊心齊力為建設幸福、安全的大桃園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