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俊穎報導]非常有創造力的陳國芳老師出生在新竹縣北埔鄉,自幼成長在純客家庄家鄉北埔鄉,母語講的是不折不扣海陸腔客語,相傳開墾北埔的客家族群是一支強悍客家族群,在陳老師的成長過程中,家族所講的也只有海陸腔客家話,奠定了陳國芳老師客語穩固的基礎。
陳國芳從事客家文化活動二十五年,目前是桃園縣大華國樂文創團現任會長,旗下有大華國樂、芳樂軒八音、大華樂謠班、街藝小組、冷泉鄉音文化廣場等。桃園縣客家會第七屆理事長,桃園縣第一屆街頭藝人編號xxx002號,更積極申辦年度之桐花祭及客家文化節活動,對客家事務貢獻卓著,可稱為陳姓之光。
桃竹苗地區自從薪傳師傳習計畫啟動以來,客語薪傳師類別,陳國芳老師是屬於歌謠類,歷年開班傳習,包括客家委員會核定的客語傳習班:大華客家樂謠班、大竹客家樂謠班、大信客家樂謠班、大安客家樂謠班、華竹客家樂謠班、芳樂軒客家歌謠八音樂曲班、瑞塘客家歌謠四維班等。桃園縣政府客家事務局所核定的客語傳習班:大華客家樂謠胡琴班、豫章客家樂謠胡琴班等等。
陳國芳老師的教學特色是以客語創作之客家數來寶 (配鑼鼓) 、唱童謠、客家歌謠、山歌(老山歌、山歌子、平板) 、小調、創作流行歌曲、八音唱曲,配上本人專為客家歌謠創作之「自動鑼鼓機(全台唯一) 」及加入胡琴伴奏,再由一半學員伴奏,另一半學員合唱,相互輪流學習下,達到會演唱同時會拉胡琴伴奏之多元教學,融入說、唱、拉、敲等互動方式,豐富了客語傳習班教學內容,歡迎大朋友帶小朋友一同來體驗完整充實的音樂饗宴。
陳老師的目標長遠,長期幫助客家族群:所幸當年的客家委員會極力推行之薪傳師制度,建立起良好長遠之制度,以薪傳師傳習計畫造就更多客語薪傳老師,提供更多客語傳承的機會,推廣客語成效輝煌,陳老師等非常感恩。陳老師將以薪傳客家作為陳老師傳承客家文化藝術的目標,追求【感性傳統文化傳承,藝術情感創新的滿足】工作者,繼續為發揚客家文化而貢獻己力,很多客家人都深愛陳老師,陳國芳老師真是廣受好評,他把客家藝術和技藝發揚光大,貢獻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