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在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發表專題演講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7日下午前往台北市君品酒店,出席「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4屆第1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專題演講」,鄭市長表示,桃園是國際交通樞紐,也形成北北桃一日生活圈;桃園人口成長快速,出生人口從升格前每年1萬7,000人,成長到每年2萬3,000人,在少子化的台灣逆勢成長,許多年輕家庭也選擇到桃園居住,代表桃園擁有良好投資條件;市府在土地和證照取得、員工招募等方面,提供「單一窗口、全程陪伴」的服務,讓企業投資更順暢、更友善,歡迎企業到桃園投資。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專題演講 鄭市長:提供「單一窗口、全程陪伴」的服務,讓企業投資更順暢、更友善 鄭市長指出,桃園升格為直轄市的2年10個月內,人口成長了10萬人,出生人口從升格前每年1萬7,000人,成長到每年2萬3,000人,出生率僅次於連江縣,在少子化的台灣逆勢成長。許多年輕家庭選擇居住在桃園,桃園也可說是年輕人的首都,桃園人口平均年齡38.3歲,僅次於新竹市。此外,桃園現在人口約216萬人,代表桃園擁有良好企業投資條件,就業機會也多,桃園的整體失業率也低於全國平均值。

 鄭市長說,桃園是國際交通樞紐,到亞洲各城市平均3小時內航程,因此物流業也集中在桃園,現在約有1,800家。台北港雖然位於新北八里,但是營運腹地主要在桃園,「雙港效益」讓企業投資條件大幅改善。未來桃園有機場捷運線延伸至中壢、捷運新莊線和三鶯線延伸到桃園、捷運綠線、鐵路地下化,將會形成北北桃一小時生活圈,改寫首都觀念。

 鄭市長又說,除了經濟部工業局開發的工業區,市府也開發觀音桃科、環科工業區,最近也要進行桃科二期、華亞科二期、沙崙物流園區、幼獅物流園區等工業區的開發計畫;民間還有長榮園區、東和鋼鐵園區等。桃園的工業產值約3兆,是全國第一,產業類型多樣化,供應鏈也相當完整,有汽車、零組件、設備、化工、紡織、電子、印刷電路板等產業聚落,知名電動機車廠商Gogoro選擇在桃園,也是因為他們可以在桃園找到所有供應商。

 鄭市長提到,新政府上任後推出「5+2創新產業計畫」,桃園未來發展的重點是資訊與通信科技(ICT)、物流、航太維修、生技、綠能和電動車等產業;ICT產業部分,桃園有許多印刷電路版工廠,全台250家就有150家集中在桃園,包含欣興電子、友達、台達電等ICT大廠;「亞洲‧矽谷計畫」選擇桃園為平台,主要是因為物流網產業(IoT)以ICT為基礎,ICT是台灣的硬體製造優勢,雖然毛利不斷下降,仍是未來發展物聯網的重要基礎。

 鄭市長表示,桃園物流產業約有1,800家,新物流結合了物流的高質化、科技化、智慧化和電商,目前在桃園發展得很好,也期許經濟部商業司針對物流業的振興,讓物流業比照《產業創新條例》,能合理地進行毗鄰擴大,在非都市計畫土地就地成長。

 航太維修方面,鄭市長指出,目前桃園航空城計劃正在辦理都市計畫再審定,審定後才會確定區段徵收的方向。桃園機場成長量高,104年旅客人數3,800萬人、105年4,200萬人,今(106)年第一季已經成長了3.2%,主要增加的是來自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歐美旅客。航太維修市場成長迅速,長榮和華航在維修產業持續投入,未來也將配合中科院計畫繼續在桃園發展,發展「機場經濟學」。

 鄭市長說,生技產業方面,桃園有許多食品廠和藥廠,27家觀光工廠中,有一半以上是食品廠;未來食品、生技、藥品的運送規範提高後,也會有配合發展醫藥倉儲的需求。電動車方面,桃園有58輛電動巴士,全台第一,電動機車也有3萬5,000輛,二行程淘汰加上買電動機車,市府將補助3萬1,000元,同時也積極推廣充電站設置。

 鄭市長又說,綠能方面,桃園用電量是全國的13.6%,約佔七分之一,目前政府核定興建大潭電廠兩個緊急機組和六個擴建機組,配合明(107)年發電需求和核四停建缺口,投資約1,100億,是北部最大電廠,這座電廠是天然氣,空汙指標較低。太陽能發電部分,桃園推動「光電埤塘」,選定160口埤塘做太陽能發電,總發電量可達660百萬瓦(MW),約是核二廠一個機組的發電量;市府也陸續推動離岸風力發電,台灣除了彰化、台中以外,桃園外海也是離岸發電的重要風場。

 鄭市長提及,矽谷沒辦法搬到台灣、也沒辦法複製,因為矽谷只有一個,但是矽谷的創新生態系和開放態度是台灣可以學習的;「亞洲‧矽谷計畫」是進行制度、人才、法規的開放,希望有更多軟體工程師、高階研發人才進來台灣,對台灣的國際化相當重要,提供外國人友善工作環境也是台灣未來的發展重點。「亞洲‧矽谷計畫」在桃園和矽谷各設一個辦公室,目前在進行各項事業計畫,各大廠也陸續投入,未來會加入無人車、智慧城市等應用。

 鄭市長指出,目前北部地區除了台北市信義區跟南港區外,機場周邊沒有會展中心,因此桃園會展中心將設在青埔特區,以會議為主、展覽為輔,會議室可容納3,000人,展覽則可容納600個攤位,也會設置一座五星級旅館。

 鄭市長表示,市府要設置「幼獅國際青年創業村」,有年輕人需要的小型研發工廠,還有「虎頭山創新基地」和「中原創業村」,一方面跟既有產業合作,讓產業有所創新,二方面也提供工作場所,讓青年創業加進來。

 鄭市長說,機場捷運是台灣公共建設最值得檢討的項目,民國85年決定興建、95年開工、106年通車,總共花了20年,中間歷經BOT失敗和政府收回自建,以及6次延宕通車;機捷有6個站周邊都是農地,其中3站在航空城範圍內、3站的都市計畫尚未通過,市府要求中央加速審議,盡快開發增加運量。

 鄭市長又說,機捷原本預估一天運量約4萬6,000人次,營運至今每天平均運量為5萬4,000人次,假日運量比平時多1萬人次;機場聯外一天10萬人,約有2萬人改搭機捷,大幅降低機場聯外負擔,也提供北桃通勤方便性。此外,機捷沿線有購物中心、青埔棒球場、有林口、長庚醫院、華亞科學園區等生活圈;機捷不只是機場快線,也是北桃通勤線、觀光線和購物線,顯示捷運的多重功能。這也證明台灣在軌道建設上確實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如果高鐵是大捷運,把每個都會圈做成捷運系統,真的可以讓台灣變得很方便。

 鄭市長指出,機場捷運從台北車站到機場第一航廈的票價是160元,優惠票價還會再打5折,相較其他國家低非常多,桃捷公司將在營運一年左右研議票價調整;速度方面,目前台北車站到機場35分鐘,提速計畫和增班計畫會將在穩定後提出。機捷因6次延宕通車,營運前虧損累積17億多,市府會向交通部要求約12億多的補償,也預計在2年內達成每日6萬人次的收支平衡點。此外,機捷上也設置4G、無線網路、無線充電等設施,讓旅客看到台灣進步和友善的一面。

 鄭市長說,機場淹水主要是排水路系統的阻塞,市府會負責把機場外的區排做好,機場內則由機場公司負責。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已正式發包,將在109年完成;第三跑道因航空城土地徵收關係,將在114年完成,市府也建議交通部盡量縮短時程,如果能夠同時完成,桃機可達8,000萬人次的容量,對台灣發展和國家競爭力有幫助。

 鄭市長表示,台灣每個地方都有發展潛力,不過台灣進入民粹化時代,有時網路主導民意、民意主導政治,降低決策的穩健度。他認為,意見形成的過程要周延,但是定案後就要快。台灣政治領導和決策必須更穩健,才能平衡社會的價值,讓台灣成為一個具有共識的社會,邁向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