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鄭文燦出席第15屆桃源創作獎頒獎典禮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4日上午前往桃園展演中心,出席「第15屆桃源創作獎頒獎典禮暨記者會」時表示,第15屆桃源創作獎共有525件作品參與角逐,初審28件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經過複審委員審慎評選,選出2件「桃源創作獎」及3件「優選」作品,每位得獎者分別可獲得30萬和6萬元的獎金,這是對創作者的鼓勵,也期待在未來的創作里程上有更好表現;歡迎市民朋友前來參觀,感受當代藝術的創意與震撼。

 鄭市長指出,「桃源創作獎」已慢慢形成傳統,擁有獨自的特色,也受到許多年輕創作者的支持;這次的參賽者平均年齡為27.8歲,有些參賽者已創作許多受到青睞的好作品,更是各大美展常勝軍。

 鄭市長說,藝術是自由的,也是對各種成見、教條、框架的挑戰;藝術是美的呈現,以美的角度關懷各種事物。藝術家的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潮流,台灣現代藝術是根植台灣這塊土地,有歷史、文化、人文面向,呈現台灣的印記和特點。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創作者,但每個人都有藝術的心靈和審美能力,激動心裡的某個部份,歡迎市民朋友們在6月18日前到桃園展演中心參觀。

 鄭市長又說,當代藝術的跨國交流非常重要,透過比較和觀摩,打開我們的世界觀。「第15屆桃源創作獎」開放海外創作者參加,第一名由香港創作者鄭裕林的「南蠻音韻考」獲獎,作品將遺世獨立的南蠻語言,透過聲音、文字、影像的結合和轉換,成為展場內規模最大的空間裝置。

 鄭市長表示,桃園被視為一個擁有許多產業聚落的城市,這座城市還需要文化、教育、生態等各種力量的指標;其中,文化指標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藉由當代藝術要打開城市的心靈。市府推動「亞洲·矽谷計畫」的背後,就是一個更創新、更開放的態度,舉辦「桃園地景藝術節」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美術館,「桃園農業博覽會」加入許多藝術創作,慢慢累積,用開放心靈強化桃園的藝術、人文面向。

 鄭市長指出,市府正進行市立圖書總館和市立美術館的規劃,圖書總館將座落桃園藝文園區,已正式選擇建築設計團隊,由「郭自強建築師事務所與株式會社梓設計國際團隊」得標;市立美術館即將展開建築設計評選,完成後會盡快進入實質設計和發包階段,成立後將成為文化局的二級單位,也會設置典藏委員會,陸續典藏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