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第八河川局對卑南溪護河新思維

  【本報訊】經濟部水利署第八河川局轄管卑南溪及其26條支流,早先著重於防洪安全,因此堤防(護岸)興設及改建為其主要工作,近年隨著堤防設施陸續完工,周遭經濟活動改變及公民參與意願提升,因此第八河川局在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下,配合水利署推展「中央管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計畫」,期望透過「水道風險」、「土地洪氾風險」、「藍綠網絡保育」及「水岸縫合」等改善與調適作為,打造「韌性承洪,水漾環境」的水岸家園目標。

紅石溪完工後照片_04

  八河局今(111)年度針對卑南溪規劃報告及風險評估結果,執行2件河川整治工程(1件完工、1件發包中),另外,向水利署爭取5件工程提報機會,亦已完成現場勘查與地方說明;目前除了堤防硬體設施改善及河道整理疏通作業之外,並在工程生命週期中導入生態檢核機制,使工程未施工前就將動、植物生態調查納入考量,期望藉由合適設計方案降低施工擾動對環境的破壞,而且八河局也於今年辦理兩場次生態教育訓練,讓參與機關、團體更了解卑南溪現況環境及提升環境保護觀念。

  八河局於去(110)年發包,今年甫完工的「110年度紅石溪左岸五號堤防構造物維修改善工程」為卑南溪支流紅石溪堤防改善計畫中第五期工程,此工程完成後已大幅降低紅石溪所面臨通洪斷面不足、多處堤防老舊且高度不足、無防汛道路可供搶險等危險潛勢,總計於107年第一期工程至今,已投入經費約為2億7仟5佰萬元;後續將持續辦理德福橋上游至榮溪匯流口堤防改建與山電橋下游河畔環境設施改善,期望打造一條以安全為前題,具有生態性及親水性的河岸環境。

紅石溪完工後照片_03

  工程生命週期包含計畫提報、規劃設計、工程施工及維護管理四個階段,為使河川改善工作更為完善且更全面,目前八河局於工程計畫提報階段就導入生態檢核作業,將友善措施融入工程設計及施工當中,期望能營造兼具防洪、生態、親水及景觀等功能之水利工程,更期待能與當地環境相契合,達到永續發展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