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飛魚教具箱~於屏東海生館亮相

  【本報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灣飛魚教具箱於今、明2日(11月12及13日)前往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參加第三屆臺灣科學節,展示攤上展出臺灣的飛魚模型、相關文化以及面臨之環境問題,並設有挑戰關卡,歡迎大小朋友前來體驗!

  現今全球環境動盪不安,在氣候變遷的影響,整體海洋資源面臨許多挑戰,臺灣的飛魚也受到影響,飛魚族群萎縮,魚場轉移,致使許多靠飛魚維生的漁民,生活必須被迫改變,為了使海洋資源能夠永續,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協助。

  現今社會面對各種環境考驗及挑戰,在一個科學發展飛快的時代,需要透過科學教育,開拓科學探究與社會發展的新領域。第三屆臺灣科學節以「擘劃環境永續的藍圖」為主題,教育部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引介科學及科技的發展與創新,在聯合國建設為「氣候做好準備的社會」之呼籲下,我們應採取行動,致力環境永續,留下一個更好的環境給下一代。

  近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推動海洋教育不留遺力,發展多套教案,包括「海」是很愛你以及臺灣的飛魚,透過相關海洋教案讓參與的學員了解臺灣人民與海洋環境間的共生關係。

  海生館辦理第三屆臺灣科學節-漁識場-科學市集,邀請許多公、民營海洋環境教育研究推廣單位,設置科學操作體驗攤位。讓遊客除了在攤位中體驗科學實作,從「做中學」以認識海洋的奧秘。歡迎大小朋友前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