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大學辦交流會~培養創新創業種子

  【本報訊】國立臺東大學近年致力發展「綠色國際大學」,並在校務經營及人才培育上注入「永續發展」的概念,打造兼具系統化與目標性學習願景。特別在協助學生畢業職涯發展方面採取創新策略,包含提供輔導師生創業資源及輔導機制,推動校園師生創新創業,以吸引學生認同感與向心力,藉此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臺東大學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創新育成中心於1月3日下午三點在臺東校區東部生物經濟中心會議室及悠虎咖啡館舉辦「臺東大學全力推動師生創業,創造校園創新創業種子」創業團隊交流會,將集結12組學生創業團隊敘述自己的創業路程。

  臺東大學自2016年積極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氛圍,期望型塑創新創業校園文化,從零開始點燃校園「創新、創業、創造」的三創思維。由產推處推動學生三創競賽及師生創業補助案為啟航,獲得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計畫的資源挹注後,開始培訓學生真實創業,打造屬於臺東大學特色的「Boss計畫」,進而開啟實踐創業的大門。

  臺東大學不僅開設創新創業扎根學程外,亦定期推動創新創業工坊、創業小聚等活動,並廣邀業界專家引入外部資源共動,建立校園創新創業機制,引導學生建立創業家精神。幾經努力,校園創新創業品牌效益開始發酵,至今共計培育60組團隊投入創新創業行列,除培養學生創新創意思維外,亦提升學校特色發展,鏈結在地社會議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而在110年度的創新創業教育計畫支持下,培訓共七組創業團隊:「東埔蚋團隊」為解決傳產豬肉零售商之銷售問題,透過創新創業發想新興的銷售模式;「摻摻茶餐室」為臺灣與馬來西亞僑生跨國團隊,因想念家鄉味而推廣的家鄉美食,以餐車模式進行創業實踐;「Into Your Life團隊」看見在地小農的銷售困境,進而創新設計農友們的最佳銷售代言人;「馥刻團隊」為都蘭在地部落打造傳承文化的香氛蠟片,以蠟片雕刻呈現原住民族特有的雕刻工藝並有永續傳承的含意;「ARE團隊」則是在發想畢業專題製作時延伸到平衡臺灣用電量,從企業著手打造冰水主機的能耗預測系統,不只節能還邁向永續環境發展,目前已與企業簽訂產學合作進行實證;「小療癒App團隊」正視大專生網路成癮的身心病症,設計療癒App來協助減緩成癮困境,引導學生朝向健康生活之目標。

  臺東大學致力發展創新教學模式、跨領域學習環境,提升整體教學研究能量及學習成效,建立新創企業導師機制、教師課程融入、跨域課程整合等創新策略,成果斐然;目前的U-start創新創業計畫共1件及U-start原漾計畫共8件。同時,衍生2案根留在地創業,包含「野萃有限公司」以深度部落旅遊為主產品,發揚部落美食與原住民族文化,以此提升部落產業經濟,獲教育部評審委員青睞,已進入第二階段95萬元的經費補助階段;「你放心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則傳承家業的木工文化,以傳統工藝技術為主,引入新興科技輔助,創造兼具傳統與創新的文化工藝,亦獲得第一階段35萬元經費補助。

  另外,在臺東大學資源挹注下,支持師生創新創業團隊成功推進3案,並續留臺東為地方服務,與地方共好。「IBU部落共學團隊」陪伴原鄉青少年度過生涯發展困境,向社會企業目標邁進,目前以武陵原民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蒔蘿保健館」則結合「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所學專長,以芳療及指壓專業的技術創業,幫助在地民眾的身心靈放鬆,目前在臺東縣體育場前玻璃屋提供服務;「悠虎咖啡廳工作室」則是首件於臺東大學場域實踐的創業團隊,跨域學生團隊的組成與專業整合,打造在地特色的時尚咖啡廳,並有望成為校園創新創業示範店,讓有創業夢想的學子更強化信心,同時活化臺東大學的產學創新園區,提供師生休閒交流的最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