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獸餐桌~台東縣慢食節第二場登場

  【本報訊】集「美味、藝術、多元」於一身的臺東慢食節,繼七月份的第一場活動「慢花果」後,第二場次11月18-19日(六、日)於鐵花新聚落再次登場嘍! 再次聚集縱谷、海線、南迴跟市區超過30間店家,共同推廣推廣「吃在地、食當季」的慢食精神,還有探究臺東風土飲食文化的「慢食講」。臺東縣長黃健庭與民眾一起大跳趣味動感的「慢食操」,也親自帶著民眾品嘗在地當季美味,黃健庭縣長表示,這次的料理有許多是他以前走訪部落時吃過的菜色、美味,希望大家「慢慢吃、吃出深刻印象」,民眾大飽口福直呼「這是台東最好吃最有趣的活動」,也覺得主辦單位推廣自備餐具非常具有環保教育意義。

  臺東依山傍海,飛禽走獸都是餐桌上的珍饈,一樣的肉品食材,在多元族群的料理方式將呈現各種精彩豐富樣貌。其中,阿美族/排灣族/卑南族/魯凱族皆會在喜宴時期料理的『血肉模糊湯』是這次主題的亮點料理,以當天現殺的溫體豬血搭配各式新鮮豬內臟與蔬果熬煮而成,從分送豬肉、湯底配料到內臟與豬血下鍋時機,都充分凸顯族群特色,餐廳吃不到的慶典限定美味,在今天的慢食節-擒獸餐桌大鍋開煮,讓現場民眾體會台東原汁原味的食材料理。

  黃健庭縣長、副縣長陳金虎在觀光旅遊處長江慧卿及副處長王國政陪同下參與,縣長表示,縣府自2012年起推動「產地餐桌」品牌,從輔導縱谷店家開始,2015年起持續舉辦「時令餐桌節」活動,推廣”吃在地吃當季”理念,現在儼然成為臺東的地方知名品牌了,希望大家能夠如活動名稱一樣「慢食」,要慢慢的吃才能吃出美味、吃出印象。

  黃健庭縣長巡禮攤位品嘗美食,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創自己的餐食品牌,有的是擺攤創業,有的則正在籌備店面;黃縣長表示每年參加,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研發在地食材變成有特色的美食,心裡感到非常高興與欣慰,參與的民眾都覺得好多攤位,且都非常具有原味,來慢食節非常值得,也肯定主辦單位推廣自備餐具非常具有環保教育意義。

  本次慢食節活動呼應擒獸餐桌主題,排灣族景觀藝術家謝聖華,為了重現人類與飛禽走獸們搏鬥換取生命的擒拿意象,現場除了以雞為主題的「慢食操」外,還特別設計擒獸套圈圈互動裝置與民眾互動,現場不僅能品嘗到創意蝸牛料理、客家鹹豬肉、排灣族血腸等特色肉食,也設有部落圍爐炭火,供現場民眾在場邊烤肉、取暖、話家常。擒獸餐桌小組在進行主題田野調查時,意外發掘出老台東人共同回憶,消失近 20 年的「有生便當」,特別邀請有生飯店二代,宜興園民宿的呂大哥與莊姐,在本次慢食節重現當年有生飯店與臺東人之間的溫暖互動,每日限量 100 顆的復刻版有生便當哦!

  臺東慢食節現場憑證件可至服務台領取「臺東慢食節護照」,民眾參與11/18.19的市集外,歡迎於11/1~11/30走訪響應慢食理念的店家,享用慢食料理,索取貼紙集點。為推動環保,民眾自備環保碗筷、環保杯或至環保站進行分類與餐具清洗也可索取集點貼紙,享受美食不忘愛護地球!未來還有四場次以慢咖啡、慢米糧、慢酒釀及慢海鮮為主題的慢食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