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醫:社區營養師創意營養生活化

  【本報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暨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今(14)日下午14時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華辦公室國際會議廳辦理「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跨區觀摩」活動,現場展示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為提升民眾服務品質而發展創新營養服務方案,規劃六大主題,包含運用Power BI建置社區營養決策輔助系統、社區營養支援人力培力與品管、從採購環境著手的沉浸式營養教育、食農與營養的結合、共餐據點餐點品質的提升與維護、健康加一點餐飲業者輔導專案等。

可能是 2 個人、醫院和文字的圖像

  各項主題內容多元,除運用簡報說明外,也透過現場的模擬展示讓與會者能實際體驗,例如運用空間布置一虛擬超市,說明社區營養師如何帶領民眾來場沉浸式的營養教育,以增進民眾營養與採購的知識,進而影響其日常飲食型態。

可能是 9 個人、港式點心和文字的圖像

  因應111年《食農教育法》正式立法,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不只是食物的旅程,而是國民應了解其過程背後蘊含食材起源、飲食文化、飲食健康而逐漸養成食農素養。主題之一食農與營養的結合,即展現臺北市在地食材,以茶葉入菜的特色料理:包種茶香燉肉與茶香鮮菇什錦炊飯,並納入國民健康署近年來推廣餐食質地調整的概念,讓牙口不好的長者也能享有在地食材入菜的滋味。

可能是 6 個人的圖像

  臺北外食族的困擾,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來幫忙解決!因應中心調查指出,臺北市民眾在外食上有諸多困擾,如蔬菜不足、過鹹、過於油膩、炸物過多等。為讓消費者的需求能夠被店家看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推出「健康加一點友善店家」專案,招募願意為消費者提供簡易餐點調整服務之店家,如蔬菜加倍、醬料減半、替換炸物等,逐漸讓臺北市成為健康營養的友善城市。

可能是 2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暨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部主任張惠萍表示,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自107年成立以來,逐漸擴大服務量能,除與社區中產官學等單位建立緊密夥伴合作關係外,無論在營養教育、共餐據點與餐飲業者餐食輔導,發展出許多創意方案。而投入社區的支援人力越多,人力的培訓與品管變得更加重要,對於中心的營運與管理,臺北市也運用資訊輔助系統來協作,訂定服務策略,將社區營養師的專業服務量能最大化,讓正確的飲食營養概念送到臺北市的各個角落。

可能是‎豆腐和‎顯示的文字是「‎茶香料理小教室 茶香鮮菇什錦次飯 食材 保合五积米200克•核排20克 綜合五穀米200克 核桃20克 ·白米40克 毛豆20克 紅統变20克 新鮮香菇80克 能現音茶粉1克 洋葱丁80克 納瑪森起司16克 胡藤蔔80克 聽巴通量 青花菜80克 二砂精適量 白花菜80克 ·雞蛋2顆 茶香料理小教室 包種茶香燉肉 食材 結後盟肉300克 馬鈴着160克 ·醬油10克 胡離蔔160克 香菜40克 冰糖60克 EE 包種茶包2包 青蔥100克 香菇素嫩油適量 超仁100巷 福仁100克 米酒迪量 辣械20克 整巴適量 蓝100克 二砂糖適量 t 臺北市社區勢養推廣中心 ج 臺北市社區 臺北市社區盤督推廣中心‎」‎‎ 的圖像

  本活動展現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近年來推廣營養的各項成果,從不同角度來帶領大家一同感受社區營養師傳遞正確營養知識的多重面貌,期許透過本次的交流,讓社區營養推廣相關工作者都能收穫滿滿。想了解更多資訊,可洽詢社區營養服務專線(02)2303-1297或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營養網站專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