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鼓勵長者於社區老人共餐

 【本報訊】聞報導議員質詢,指「北市的老人共餐,遭爆多為領便當回家配電視吃」,該報導內容提及市府將老人共餐服務委託里長開辦,卻有里長找不到場所,也沒有能力開伙,只好發便當,結果參加共餐的長者領便當回家配電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說明,社會局補助辦理老人活動據點採老人共餐、活動及課程方式運作。目前各據點供餐方式,便當所占比例為18%,其他方式(自煮、外燴、中央廚房等)則佔82%。

 社會局辦理老人共餐是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的一種方式,長者可就近於社區內的據點參加活動,及健康促進的課程,活動後一起用餐。長者因此可以彼此聯絡情誼,維持人際關係,充實長者的精神生活,也因一起吃飯聊天,增加食慾,吃得營養,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

 針對沒有能力開伙的據點,社會局近期將安排4場媒合會議,讓據點能與中央廚房討論合作方式,來解決據點供餐之困難。

 另提及有里長找不到場所,民間團體及里辦公處申請辦理據點時,社會局均會派員實地勘察場地狀況,場地符合補助標準者社會局會補助場地使用費及租金等。此外,社會局老人服務中心及日間照顧中心更組成了專門的輔導團隊,針對據點營運加強輔導,讓據點能永續經營,持續的服務在地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