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師生開學防疫大作戰~有標準流程

  【本報訊】為降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傳播風險及確保校園防疫作業更完善落實,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率全國之先於109年2月3日發布「臺北市各級學校暨教育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教育及工作守則」(下稱工作守則),臺北市282所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39個實驗教育機構及團體、537家私幼、2,542家補習班及139家課照中心等共約計36萬師生,都將依本工作守則進行開學前及開學後的防疫工作。

     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9年2月19日公告停課標準及疫情變化,教育局再次修訂後工作守則,修訂後共計有7個標準作業程序、3個檢核表、1個教學活動預防措施指引、1校園疫情防治問答集。

  教育局表示,這次工作守則修正有三大重點:
一、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同步確定本工作守則的校園疫情發生之「停課標準」。
二、開學在即,增訂「校園防疫教育工作檢核表」,確保校園防疫準備不漏接。
三、除了開學後,本來各校就已經規劃演練的師生進入校園的體溫監控動線圖外,也新增進入校園在上課中發生疑似個案時,學校緊急處理標準作流程。

  教育局也再次跟各級學校重申,為開學後加強監控疫情,已敦請學校落實多元選修課程、社團活動的點名機制掌握學生出缺席之情況,以利未來疫情調查。此外,本守則同步修正每日入校園前之疫情監控及新增訂定上課期間疫情監控標準作業流程,以落實監測學生在校期間之健康狀況。

     自春節過後,教育局即要求本市學校於開學前向親師生宣導防疫配合作為,以學校校長為校園防疫工作的最高指揮官,召集成立學校防疫應變小組並開會訂定校園防疫計畫,掌握開學前防疫重要工作,包含「學校防疫應變小組成立分工跟完成校園環境消毒清潔工作」、「精確掌握校內防疫物資數量」及「全盤演練校園疫情監測及通報」等防疫三大準備工作,教育局這次新訂的「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開學前疫情整備及防疫演練檢核表」,就是讓學校自主檢視各項校園防疫工作整備情形。
因應下周二即將開學,教育局亦請學校再次演練開學後(含當日)校門口「體溫量(檢)測站」之出入動線,以親師生協力防疫的精神,建議學校設置快速通道,以提供在家完成量測體溫且出示健康自主管理表之學生快速通過,並且設置三層防護且多人多條量測通道監控出入師人流,有效利紓解人潮。

     教育局以開學準備提醒123宣導單張,呼籲親師生共同落實健康自主管理,家長主動關心子女身體健康,並於學生早晨上學前量測體溫,如遇有發燒、咳嗽或非過敏性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主動告知學校,請儘速就醫及在家休息。學生入校後,學校教師將主動關心學生健康狀況,期親師生共同攜手一起面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