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主宰未來~臺北接軌全球迎向水挑戰

  【本報訊】臺北市政府彭振聲副市長27日出席2019臺灣國際水週「水領袖峰會:水創未來」開幕致詞時表示,國際各都會區無論東南亞或是降雨量相當低的非洲,在氣候變遷下都面臨了相當嚴峻的颱風、暴雨、水資源或水污染挑戰,柯文哲市長以海綿城市理念,致力推動臺北市透水保水、水循環再利用、提高都市暴雨保護標準、IoT智慧管理等工作,帶領臺北市往韌性、永續、智慧、宜居的城市邁進。

     2019臺灣國際水週由經濟部水利署主辦,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及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共同協辦,主題包含氣候變遷,水資源供應,公私部門協力合作及商業創新模式等議題,並於世貿一館展出臺北市水環境政策、智慧管理及預警技術。彭振聲表示,柯文哲市長一再強調政府施政要成功,應落實在地化、國際化及產業化,臺灣國際水週將會是公私部門、學術界、產業界與全球人才、技術、市場接軌的最佳機會,亦將促使我國的水環境政策、技術與產業發展更上層樓,同時建立產官學界與NGO及公民團體的合作夥伴關係。

    臺北市透過公私協力、全民參與、設定目標逐步踏實,於公共設施透水鋪面超過31萬平方公尺、都市綠化增加約45萬平方公尺、公私協力流出抑制約12.4萬立方公尺、每月污水回收再利用超過21萬立方公尺。依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2019安全城市基礎建設評比,臺北市於全球60個城市排名24、亞洲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