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多管閒事~拒絕兒虐也是你我的事

       【本報訊】孩子不只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更是我們捧在手掌心的小寶貝。近來兒童受虐及受害事件頻傳,去年台北市共接獲1萬4337件家暴案件通報兒虐通報案高達2000件,全國與兒虐案件有關正式開案數八千七百多件,兒虐案不但增加,受害者年齡愈來愈小。引起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而立法院也積極的修改相關法令,加重加害者的刑責。

      臺北市長柯文哲5月1日出席「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醫師公會合作」,設計出能夠讓社區診所醫師,簡單判斷的兒虐通報手冊,柯文哲表示,反對每次出事情就成立專責單位來應付,家暴、虐童的問題應該要回歸社會安全網處理。他認為關懷別人不是仁慈,也不是施捨,而是在「保護自己」,要讓社會安全網更綿密,必須學美國建立「多管閒事」的文化,遇到問題就通報,並且受虐兒常常會因傷病就醫,若能在社區一般診所被發現就立刻就通報社會安全網,做後續介入,就可以防止許多憾事的發生,這是所有醫護人員應該具有這個專業。

      「台北市兒少安全守護網」就是以這樣「多管閒事」的文化所創建,臺北市政府與台灣醫界領頭羊台北市醫師公會一起守護兒童安全,共同研議如何提供台北市醫師公會資源,與政府及相關單位合作。

       臺北市政府與北市醫師公會設計出簡易篩檢表、簡化通報流程、善用社福資源及強化醫師警察手牽手連線,鼓勵分布在全台北市的2000 位社區醫師,多幾雙眼睛一起投入一起守護兒少安全。同時也將在台北市各級學校、社區推廣兒童守護教育,推薦親子共學共讀,強化和樂融融家庭的孩子成長要交給大家共同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