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府107年老年民意調查結果出爐

 

      【本報訊】臺北市立大學市政管理學院為全國第一之跨領域市政專才培育學術單位,設有「衛生福利學系」、「城市發展學系」及「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三個學士班,成立至今,除積極教育培養市政專業人才並整合理論及實務以提供各級政府市政經營管理之具體建言。 內政部於20184月公布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數比率14.5%,正式宣告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八年後將成為「高齡化社會」。爰此,為了解老年族群的民意趨向,同時為高齡化社會預先做準備,應是當前重要課題,故特針對老年相關議題進行調查,共分為「經濟面」、「財務面」、「社會面」及「休閒健康」四大層面,希冀探究現今老年民意之看法及走向,提供未來制訂施政方針之參考依據。


       民意調查對象為全國22縣市65歲及以上的老年民眾,調查期間為101日至1115日,採用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法,透過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ATI)系統,共訪問1,607份有效樣本,以95%信心水準推估,抽樣誤差範圍為±2.44%,有效樣本分配情形為:以女性(54.1%)、年齡65~69歲(38.0%)比例最高、接近六成教育程度為國中及以下(59.0%)、政黨傾向多半為其他選項(49.0%)、居住狀況為與子女及配偶同住(32.2%),或與配偶同住(29.5%)相對較多,居住縣市則集中在北部地區(43.7%)(指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等7縣市)。


       調查結果,在「經濟面」部分,有接近四成七的老年民眾對於「臺灣未來3~5年的經濟發展(46.9%)」沒有信心,亦有四成八左右對於「臺灣目前整體經濟競爭力(48.2%)」沒有信心;而四成五以上不滿意「臺灣目前整體產業政策(45.6%)」;特別值得注意為有接近八成都認為「臺灣貧富不均(78.5%)」問題相當嚴重。


       在「財務面」部分,八成五以上的老年民眾都已從職場退休(85.5%),而對於足以安享退休生活的存款額度,選擇「一次領清」退休金的族群,以500~999萬(16.8%)與1,000萬及以上(16.5%)的比例相近,而若選擇「每月請領」退休金的族群,則以499萬及以下(25.1%)比較最高,但是其中皆有過半數以上(56.8%53.5%)的族群不願回應此問項;再者,若以目前狀況而言,有四成一左右認為自己所準備的退休金不足夠。


       在「社會面」部分,老年民眾對於政府目前正在推動的「長照政策」分別有三成四左右感到有信心(34.3%)、三成七左右感到沒有信心(37.1%);而超過六成六並不擔心未來會面對財產分配子女衝突問題;再者,八成五左右(85.1%)目前已不用提供子女的生活開銷相關費用、超過五成五(55.5%)不需要子女支援自己退休生活的財務。


       最後,在「休閒健康」部分,接近五成(49.7%)的老年民眾一年內都未曾參加國內旅遊,但有二成一左右(21.6%)平均一年參加2~3次;此外,則有高達六成八以上(68.9%)沒有參加海外旅遊,但有接近二成(18.6%)平均一年會參加1次。對於參與運動情形部分,二成左右(20.1%)沒有運動習慣,而有高達七成以上(70.3%)平均每一星期運動3~7次,接近六成(56.4%)平均每次運動30~60分鐘,且超過半數(52.4%)每次運動皆達到會流汗但不會喘的強度。整體來說,分別有接近八成的老年民眾運動習慣,屬於「偶爾運動(78.7%)」或「低度運動(79.8%)」,而屬於「規律運動(66.1%)」者,亦即平均每週運動3次及以上、每次運動30分鐘及以上與每次運動會流汗也會喘或會流汗不會喘,則占所有運動族群的六成六以上,顯示老年民眾對於運動有一定的熱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