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再拓點

  【本報訊】臺北市長柯文哲3日出席社區公共托育家園14處聯合開幕記者會,他在致詞時表示,目前臺北市在試辦一條龍政策,就是02歲的托嬰、2歲專班,一直到35歲的幼稚園,再到小學,從012歲都可以在同一個學校內完成。柯文哲說,一條龍政策與社區化的托嬰托幼,目的都是為了減輕年輕父母的負擔,同時也給小朋友一個比較好的成長環境,當然,也必須提供專業的照顧,像這樣該做的事就會一直做下去。

  柯文哲提到,目前臺北市公辦托嬰的場所有70個,其中20個是大型的托嬰中心,另外則有50個是比較小型的托嬰家園,當然還有很多在家裡或其他地方帶小孩的保母。柯文哲說,臺北市政府的托嬰政策目標在於價格合理與環境安全,以及托嬰場所離家近,將以公共化、在地化與社區化為方向。

  臺北市政府為打造友善托育環境,積極增設公共托嬰設施,減輕家中托育寶貝的經濟負擔。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再增設14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增加臺北市托育能量,朝實踐社區化、在地化收托,創造一個友善養育跟教育的環境向前再邁進一步。每一個社區公共托育家園皆委託專業經驗豐富的托育團隊,提供健康快樂的優質照顧空間,讓家長安心送托,孩子們快樂成長。
 
  此次增設的14處小家園中,以文昌家園為例,設於文昌國小,緊鄰學校今年8月增設之幼兒園2歲專班,及35歲混齡班使家長送托近便,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開幕後,同一校園中即可提供012歲幼童托育及教育連續性之服務;另松民家園位處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同棟建物另有幼兒園及親子館等公共服務,幼教托育整合;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類家庭、小規模的托育模式,從本市規劃推動,106年納入中央前瞻計畫全國性推動,本市結合民間嬰幼兒照顧專業團體建立營運模式,107年上半年已設置達36家,無論是校園或社區中市有餘裕空間活化利用,讓社福場地的取得有進一步的突破。
 
  14
處小家園開幕,臺北市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邁向第50家;而市府預計10710月底將於文山區興隆公宅增設1處公辦民營托嬰中心,累積設置20家大公托,大小公托達70處,共收托1,425人;逐步落實設置優質、平價、社區化、近便性之公辦托嬰服務目標,致力創造「家長負擔合理」、「照顧環境溫馨」、「社區照顧模式」的友善養育環境。社會局未來將會持續增設托嬰設施,期待在社區睦鄰下,積極打造友善托育環境。
 
  臺北市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收托條件為設籍臺北市滿2足月至未滿2足歲嬰幼兒,且父母雙方設籍於本市滿6個月以上。每童每月14,500元,為方便家長就近登記報名送托,14處家園陸續完工招生,其中5處家園優先於104日上午9時至1012日下午5時開放線上登記報名(網站路徑: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相關服務/嬰幼兒照顧服務/公托登記報名及抽籤),線上抽籤地點於臺北市政府市政大樓南區S217會議室,招生期程詳見附表,另9處家園招生期程將另行公告於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