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能源之丘~低碳綠能嘉年華登場

  【本報訊】為提升市民節能意識並培養孩童環保觀念推廣低碳健康休閒,臺北市環境保護局假「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舉辦『低碳綠能嘉年華』,活動有六大主題,分別是環保文創一條街、太陽能廚房、電動車展示、溜溜滑草趣、悠活野餐樂、不插電嘉年華,還有四重好禮大方送。為便利民眾來參與活動同時推廣低碳交通,特別安排了接駁公車於捷運木柵動物園站輪替免費接駁,便捷又環保。此外,於活動當日也贈送康乃馨給現場的媽媽們,提前歡度母親節。

  臺北市為積極發展太陽能,提升自然能源利用,打造宜居永續「陽光首都」,由環保局推動「臺北能源之丘」計畫,在文山區「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打造全國第一個完工發電的掩埋場太陽能電廠,於106年1月15日正式啟動發電,至106年12月7日止,累積發電量已達200萬度,提前達年度預期目標,目前環保局也已經開始著手推動「臺北能源之丘」第二期,預計於今年針對位於南港山豬窟掩埋場的山水綠生態公園設置太陽光電,初步推估設置容量約1百萬瓦(MWp),年平均發電量為100萬度。

  柯文哲市長表示,因應經濟部推動能源轉型目標,要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發電提高至總發電比例20%,目前臺北市再生能源用電僅占總用電的3%,為加速再生能源發展,臺北市以建構「陽光首都」的先進節能城市而努力,近期積極建置大規模太陽能系統,包含公有屋頂、臺北能源之丘等,希望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臺北能源之丘已是成功的太陽能源典範案例,臺北市用最實際的行動達成「自己的用電自己發」,為持續推行太陽光電系統設置,市政府未來也會運用公私協力模式,陸續於公家機關、學校、公共住宅與民宅的屋頂建置太陽光電系統,積極打造臺北市成為宜居永續的「陽光首都」。

  環保局劉銘龍局長指出,「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是名副其實的綠能園區,除了臺北能源之丘的太陽光電設備外,園區也有針對過去掩埋的垃圾設置沼氣回收發電設備,鄰近的木柵焚化廠透過焚化垃圾進行發電,未來規劃將「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打造為全國第一個集環境教育、生態環保的綠能環保示範園區。

  園區每逢假日即會吸引上千名的市民來郊遊踏青,除了可以看到排列整齊壯觀有序的太陽能板,還有北台灣最大的免費滑草場可以體驗,此外太陽廣場還適合帶毛小孩來逛逛,鋪個野餐墊即可享受悠閒時光,假日也常會聚集遙控飛機的同好社團在此交流展示各式遙控飛機翱翔天際。「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已是北台灣相當熱門的休閒新景點,再結合鄰近的木柵動物園、貓空、深坑等景點即可規劃1日臺北低碳輕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