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瓜及秋葵~夏天泡果粉就能喝原汁

  【本報訊】茶業改良場發表費時兩年開發出的檸檬、山苦瓜及秋葵的果粉茶加工技術,風味及有效成份含量都高於民間已開發產品,後2種已技轉,5、6月可望量產上市,估計沖500毫升約20元。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27日發表費時兩年開發出的檸檬、山苦瓜及秋葵的果粉茶加工技術,這三種蔬果的果粉做到儘量不流失營養,因此沖泡成茶飲料後,可以喝到原本蔬果的營養,預計5、6月可以量產上市。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107年2月27日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今天召開「飲料新風潮—果粉茶加工技術」記者會。茶改場場長李紅曦表示,未來農委會組改為農業部後,茶改場將變成「茶及飲料試驗場」,陸續表發對健康相對有益的飲料技術研發成果。

  茶改場茶作課長蔡憲宗說,為了保存檸檬的維他命C、山苦瓜的三萜類與苦瓜素、秋葵的果膠質與膳食纖維等有效成份,並去除山苦瓜青澀味,保留蔬果原味,所以費時兩年調控溫度的使用,完成果粉茶加工技術。

  他並說,乾燥化後磨粉製成的這三種蔬果的果粉,做到儘量不流失營養,加上濃縮了6到8倍,果粉本身的有效成份幾乎是原本蔬果的6到8倍,因此沖泡成茶飲料後,可以喝到原本蔬果的營養。

  他說,山苦瓜及秋葵的果粉已經分別技轉給兩家廠商,為非專屬授權,授權期限3年,技轉金新台幣20萬元,配合產期,預計5、6月間,業者就可以量產上市。訪問業者時,業者說明,一包果粉約可沖出500毫升的飲料,零售價約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