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哇!我們學校的稻子長好高喔!稻穀長好多喔」、「對啊!我們學校的水稻田裡還有青蛙跟田螺耶」、「還有三個認真的稻草人」,這是一群太平國小小朋友的對話,看得出對校內水稻田充滿著關注與驕傲。為了讓大稻埕昔日曬穀的情景再現,讓學生體驗農夫辛苦種稻的過程,以及培養學生愛物惜物的精神,在幾位熱心校友的積極努力爭取經費及資源之下,太平水稻田從籌劃、整地、試種到如今結實累累的稻穗,成為大稻埕地區唯一種植水稻的學校,歷經一年的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可以豐收的時刻,即將於12/9(六)當天將舉辦盛大的謝天祭及收割稻穀活動。
為展現古人敬神謝天的美德與文化精神,在正式收割活動前,將辦理盛大的謝天祭,並邀請市府的貴賓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當天校內有多組親子攜手報名參加活動,在收割水稻前會有分組及活動解說,讓參與的家長與學生對整個收割程序能有完整的認識,接著就讓參與的家長帶著自己的小朋友,共同體驗收割稻子,並將收割下來的稻穗,帶至打穀機,將水稻的穀粒與莖桿分離,接著將利用工具將稻子的雜質篩除,並整理稻草,現場還有老師教導如何使用稻草製作有趣的童玩及稻草人,以充分利用稻草的價值。豐收後的慶功宴,將規劃成田園野餐風的形式,以大地為廳田園為景,提供湯圓及米苔目,讓大家揮汗收割後,一邊欣賞優美的音樂,一邊享用道地的客家米食,也期待來年太平水稻田能繼續的豐收,並將農夫打拼的精神與文化傳承下去。
特別感謝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的鼎力協助,除了免費出借收割稻穀的器具與設備外,並提供會後的米食點心,讓學生能完整體驗米食文化的精神,親身感受農夫努力耕作,終能苦盡甘來的豐收愉悅,「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將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是富有濃厚的體驗教育意義。
太平水稻田的種子將持續發芽、茁壯!也期待太平國小在120週年來的厚實的人文底蘊中繼往開來、再創新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