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做伙來~自己做健康的主人!

 【本報訊】為提升長者之生活品質,從社區落實在地健康老化的概念,以營造健康樂齡的支持性環境。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除了在硬體設備上打造「安全」、「無礙」的高齡友善環境外,更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合作「活躍老化,健康處方」計畫,運用8週課程提供長者身心持續的「動」能,不僅身體要運動,精神上及社會活動也要一起「動」起來,秉持活到老、就要動到老、學到老的生活態度,這樣就能保有「活躍不老」的老年生活。

 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容笑英主任表示,本中心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合作辦理「活躍老化,健康處方」計畫,以北投區銀髮族為對象,為長者量身設計一系列課程,活動期間為106年4至6月,每週進行一次「客製化銀髮健康處方」課程,在課程前依健康問題分組選出小組長,互加LINE群組;課程內容:第一週用健康放大鏡,以紅、黃、綠燈概念檢視長者體重、腰圍、血壓、膽固醇、2分鐘踏步、30秒坐站、握立、體脂肪,完成個人健康雷達圖的繪製,同時發展個人健康日誌,擬定個人健康契約並宣示。第二週以健康體適能為主,規劃健康操設計與示範、改善肌力與心肺耐力之建議處方。

 第三週主題為如何優質選、健康吃,宣導六大營養素、體重控制之飲食建議處方。第四週教導如何存骨本、顧老本,認識肌少症、衰弱指標。第五週加強壓力與情緒管理,提出轉念與紓壓建議處方。第六週探討人際關係與溝通,教導傾聽的藝術。第七週主題為健康烹調從飲食中提升防炎、抗癌力。第八週為健康豐壽季,繪製希望拼圖、實踐健康美食大展。在結業式辦理「一家一菜」活動,同時進行「最佳主廚」票選,第一名由葉阿姨獲選,葉阿姨以鷹嘴豆加紅藜麥,製作出色、香、味與高纖、高鉀、低熱量健康概念俱全的佳餚,在擺盤旁還標示出營養成分與熱量,充分將課程內容實踐在生活中。藉由賦能銀髮長者健康自主管理,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概念,要求學員每日記錄健康日誌,從紀錄中檢視健康生活型態,再從中挑選重要的三件事加以改善、強化健康行為的養成。

 學員中最年長的82歲吳奶奶表示:參加「客製化銀髮健康處方」課程後心情變好,覺得每天都充滿樂趣,特別是藉由人際溝通課程,讓他結交到新朋友。另一位66歲的賴奶奶長期飽受糖尿病之苦,活動前測飯前血糖為368 mg/dl,且在醫院回診時總想不起來吃了甚麼東西,院方難以評估飲食狀況,但自從參加課程每天運用健康日誌記錄健康行為,回診時提供紀錄供營養師參考並運用課程識能,8週活動後的飯前血糖已降到298 mg/dl。賴奶奶興奮的說:這是近期血糖控制得最好的一次,還會再繼續努力。78歲的紀爺爺活動前握力11公斤,因為改善肌力的課程,活動後已提升至14公斤了。由此可知,賦予長者健康責任十分重要,用記錄的方式提醒、監督每日健康生活,對健康極有助益。

 容笑英主任表示,該活動總計8堂課,參與長輩320人次,平均年齡70歲,學員滿意度達99%以上,有8成學員養成運動習慣、7成學員三餐均衡飲食、9成學員透過群組聊天。讓長輩活的健康、活的快樂,“健康行為的養成”是關鍵。有了健康日誌記錄模式,結合長者學習認知,也讓長者更能照顧自己健康,這樣就能保有「活躍不老」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