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促進兩岸青年合作學習,特委由臺北市立大學市政管理學院於7月3日至7月7日舉辦「兩岸青年創意城市學習營」,由來自18所大學的74名學生(含9名陸生),分為8組針對臺北市的生態、民主、歷史、社區、建築、文學、電影及美食等8大主題,進行探索。並於7日上午進行各組學生的活動成果發表,每組皆以5分鐘微電影,輔以巨大長條印象地圖,呈現兩岸青年對臺北的印象,成果令人驚豔。
本次學習營活動以6堂精彩講座搭配實地走訪來探索臺北的故事,這些年約20歲的兩岸青年攜手深入走查臺北市的角落,在與百年老店第二、第三代接班人的對談過程中,彷彿閱讀一本老臺北的回憶錄,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穫頗豐,並留下美好的回憶,活動圓滿落幕。
教育局依學生成果發表進行評選,並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學員們頒發獎狀及禮券,其中前3名分別由生態組、電影組及建築組獲得。生態組的臺生及陸生特別闡述了大湖公園的寶藏,原來就是一片湖光粼粼;電影組的學生從臺北捷運線出發,原來這些捷運沿線的景點,盡是國片電影取景的好題材;建築組的學生更是發揮創意,從掉進時光漩渦,回味與女友約會的點滴,走遍臺北大街小巷的特殊建築,原來臺北給兩岸孩子們處處知識處處回憶。
生態組的陸生吳杳遠同學表示,自己已經來臺2年了,透過此活動更深入認識臺北,也更喜歡臺北了;文學組的陸生徐昕同學已經來臺灣6年了,她認為文學不分地域,兩岸的文學其實很相近,但很高興能透過這個活動看見不一樣的臺北。歷史組的陸生吳俁菻同學表示,在短短5天中從討論、發想、設計、拍攝微電影及製作巨型長條的過程,在時間限制中激發出自己很多的潛能。
教育局表示,本次學習營的成果,將以兩岸青年學生針對8大主題製作之巨型長條臺北印象地圖,以及8部約5分鐘微電影,於暑假期間持續於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展覽,歡迎大眾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充滿故事的城市。本次活動也透過臺生與陸生的攜手合作,讓兩岸青年在文化交流互動中增進對彼此的了解與正面影響,陸生亦能體驗臺灣多元文化、民主自由的社會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