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網紅用多語~說臺南母語教育生活

  【本報訊】為推動母語教育與文化傳承,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舉辦113學年度「小小網紅遊臺南」競賽,吸引全市國中小學生踴躍參與,共計徵得74件優質作品。參賽學生運用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越南語及英語等多元語言,化身在地導覽小達人,帶領觀眾深入認識臺南的歷史風貌、庶民美食與文化地景。

ea985a32-8f02-44fd-be95-1dcc6d72dfd7710x470.jpg

  孩子們透過實地走訪、資料蒐集與腳本撰寫,用鏡頭記錄下對家鄉的熱情與認同,製作出富有創意與地方色彩的短片,不僅展現語言的生命力,也讓母語教育從課堂延伸至生活實境,成為與人連結、說好在地故事的橋樑。

  市長黃偉哲表示,語言是文化的根,推動母語教育是臺南作為文化首都的重要責任。語言的學習要從生活出發、從實作深化,學生運用母語或多元語言拍攝導覽影片,不僅練習語言表達,也學會觀察地方、說好故事,也培養對在地文化的自信與親近感。

4a09d9bf-b81b-4557-9af5-406750f741b0710x470.jpg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語言教育不應只侷限在課本中,而應與生活連結、與地方共鳴。「小小網紅遊臺南」結合走讀、拍攝與語言應用,讓學生用觀察、思考、表達的能力說自己的故事。教育局積極推動母語學習融入生活,讓學生從使用中理解、在創作中認同,讓母語不只在課堂上學習,更在生活中傳承。

  六甲國中學生李宇紳、林仟芷、陳瑀謙勇奪臺灣台語國中組第一名,他們以台語熱情導覽六甲廟口美食,從長輩口述與在地記憶出發,述說關於「供品祈福」的想像,並邀請恒安宮媽祖廟團隊參與演出,展現孩子赤子之心與地方融合的珍貴情誼。

849f161c-67e0-4533-9326-058abca665ab710x470.jpg

  新市國小學生林鈺棠獲得臺灣客語國小組第一名,他以流利客語導覽南科考古館,帶領觀眾穿越古今,從史前人類相遇未來學者的虛擬場景開始,一路介紹南科地區五千年歷史文物、考古科學與博物館的文物保存祕辛,甚至走進兒童廳以南島神話說故事,展現考古的趣味與知性。

4a9eb9f1-818a-4c25-8828-6f5e85097422710x470.jpg

  億載國小學生林鈞寶獲得越南語國小組第一名,他以越南語介紹新舊融合的保安市場,影片中他以越南語介紹市場的「新」—冷氣電扶梯與乾淨的購物空間,及「舊」—傳統攤販與庶民小吃的日常景象,生動描繪市場內的情景。他表示,感謝學校開設越南語讓他學習,希望透過影片讓越南朋友知道臺南市場的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