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第一黃偉哲台南實踐永續城市藍圖

  【本報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202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日前已順利落幕,而台南市政府共抱得10座大獎,不僅獲獎數比去年還多7項,更排名六都第一,表現相當傑出。在即將迎來「台南四百」之際,無疑也是獻給全體台南市民的大賀禮。

未提供說明。圖說:。(照片/南市府提供)

  這次台南市提案的【永續台南、邁向淨零】是一項綜合治理計畫,獲得最大獎「亞太宜居永續城市獎Excellence City」;另一項提案【廢棄物資源循環再利用】則獲得「亞太永續行動獎」銅獎。
  此外,【空品智慧監控治理 】、【e護台南 保障市民健康】及【數位創新 台南好停車】等三項提案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綠道學,公民永續實踐】及【低碳校園,永續台南】兩項提案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樂活台南 永續長勝】、【推升觀光工廠永續實力】及【道路挖掘資訊整合】三項提案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銅獎。

未提供說明。
圖說:山海圳國家綠道獲永續行動獎銀獎。(照片/南市府提供)

  市長黃偉哲先是感謝市府團隊和185萬名市民朋友的努力,也感謝主辦單位及專家評審對台南的肯定。他認為,台南是世界的一份子,供應世界最先進的高科技產業,也是台灣最早向世界開放的城市,當然更有責任要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響應國際淨零排放行動(Net Zero)。如何看待獲獎原因,黃偉哲認為主因有二,「其一,是任內擴大運用智慧科技,導入到各項政策中並逐步發揮成效。其二,是推進綠能設置和發展,且同步要求落實節能減碳。透過政策雙管齊下,讓台南繼續向永續城市前進」。

未提供說明。
圖說:台南低碳校園獲永續行動獎銀獎。(照片/南市府提供)

  不過,黃偉哲也特別提到,自縣市合併以來,在前市長賴清德任內,台南是全國最早將「低碳」概念入法的城市,率先於2012年訂定《台南市低碳城市自治條例》,至今已累積豐厚的運作經驗,並指「這是不可或缺的制度條件」。後續施政藍圖上,黃偉哲表示:「2050淨零排放不僅是國際共識,也是國家戰略目標,城市也不該缺席,必須要有自己的角色和目標」。因此,他非常關切如何繼續兌現「永續台南.宜居首府」的施政願景。
  黃偉哲表示,市府會以2005年當作基期,設定短、中、長程的淨零目標和路徑,分別從「能源轉型」、「低碳綠色運輸」、「住商效能提升」及「淨零綠色生活」四部份著手;同時也會更新自治條例,研擬《台南市淨零永續城市管理自治條例》,以建構更永續宜居的台南,替下一代的守護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