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知多少~鬥艷館暢談養蘭經驗

 [本報訊]蘭花只能盆栽嗎?臺南市蘭藝協會從3月8日起至12日止,每天舉辦兩場蘭花講座,第一天的講師黃玉山為蘭展副執行長,他介紹包括羊耳蒜、鶴頂蘭等6種極適合做為庭園造景的地生蘭,他表示,臺灣山林間原生長許多地生蘭,但因濫採販售,有些差點滅種,所以如果不是很懂得培育,登山踏青看到野生蘭花時,還是讓它生活在山林間就好。

 臺南市蘭藝協會為推廣蘭花藝術文化,讓蘭花融入生活,配合2017臺灣國際蘭展,於8日起至12日每天各有兩場蘭花講座,上午場是10:30-12:00,下午場是14:30-16:00,地點在鬥艷館後側,原商務洽談區,第一天的講師黃玉山為協會理事,亦任蘭展副執行長,負責蘭展收花等工作。上午的主題是「現場蘭花導覽及蘭花栽植QA」;下午場主題「認識地生蘭、你家的庭院蘭」,每場講完都會做「有獎徵答」,獎品為一株蘭花。

 黃玉山首先分享他的蘭花故事,民國五十多年他讀初中時每天通勤,那時台南火車站附近有家蘭園,他被嘉德麗雅蘭的美麗所吸引,一問一株竟要300元,讓來自鄉下的他很受驚嚇,從此他省吃儉用,終於買下他的第一株蘭花,卻因愛護過度澆了太多水致這株蘭花淹死了。後來他又存了2年的零用錢買下一株嘉德麗雅蘭,想不到參加蘭展竟得了特優,從此他與蘭花結下不解之緣。

 所謂地生蘭,顧名思義就是在土壤裡生長的蘭花,黃玉山介紹早年臺灣阿里山常見的一葉蘭、三義的鳥仔花、鄉間常有的鶴頂蘭、羊耳蒜、綠花安蘭、銀脈根結蘭等,因濫採或重大建設開發,如鳥仔花等幾乎滅種,現今市售大多需賴進口。地生蘭的照顧頗為容易,澆一次水大多可維持10天以上,若發現葉片下垂就表示需再澆水了。他娓娓道來每種蘭花的故事,讓現場民眾受惠良多。

 蘭花講座的其餘場次如下:9日上午場「蘭花栽植─蘭花修飾藝術現場示範」,講師楊炎坤;下午場「蘭花分類與繁殖方法」,講師李定雄。10日上午場「認識蘭花,養蘭不難」,講師黃玉山;下午場「蘭花栽植─蘭花修飾藝術現場示範」,講師潘成峰。11日上午場及下午場主題「現場蘭花導覽及蘭花栽植QA」,講師林壯偉。12日上午場「蘭花修飾藝術現場示範」,講師邱耀宗;下午場「臺灣野生蘭及蘭花栽植QA」,講師孫銘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