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全球蘭花產業論壇 學者專家共謀蘭花商機

 [本報訊]自西元前開始就有許多蘭花在藥用與食用上的記載,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副會長、英國蘭花協會前主席Dr. Henry Oakeley在2017臺灣國際蘭展國際研討會中專題演講指出,4,600年前蘭科植物如石斛蘭等就常被發現有許多藥性,現今有2種藥性被廣泛運用;自古以來這些都被視為「草藥」,有的適合外敷,有的可以內服或只能洗藥浴,要創造蘭科植物更大的價值,就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來運用。

 臺灣是「蘭花王國」,2017臺灣國際蘭展首次由學術機構--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擔綱,即希望在蘭花學術研究、產品創意、科技研發等方面加強著墨,為蘭花產業創造更多商機。因此特別在3日下午於園區國際會議廳開始為期一天半的全球蘭花產業論壇及國際研討會中,分別以「環境變遷下蘭花永續發展因應之道」、「藥用蘭科植物之發展趨勢」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及業者齊聚一堂,共同為蘭花產業找到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臺灣蝴蝶蘭外銷每年金額多達一億七千多萬美金,美國是臺灣蘭花最大輸出國,但受到國際經濟不景氣及環境影響,去年有近3%的負成長,臺灣蘭花育種者協會理事長賴本智在全球蘭花產業論壇中,建議國內蘭農應繼續加強合作及分工的機制,大農去打天下,小農協助代工生產,要更積極開發先進國家市場。

 國際研討會則於4日上午10時由農糧署長陳建斌博士主持,首先由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副會長、英國蘭花協會前主席Dr. Henry Oakeley主講「藥用蘭花介紹:過去、現在與未來」,接著中研院農業生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徐麗芬博士主講「研發臺灣藥用植物用於發炎相關疾病:從蘭科金線蓮植物談起」。

 下午的研討會則由成大蘭花研發中心主任陳虹樺博士主持,由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蔡新聲博士主講「藥用蘭花的大量繁殖技術」、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筑波實驗植物園研究員Dr. Tomohisa Yukawa主講「野生蘭花的藥用研究與保育」、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副研究員文紀鑾博士主講「藥用石斛蘭新品種開發及應用」、來自美國的國際蝴蝶蘭聯盟主席Dr.Carlos Fighetti主講「創新的蝴蝶蘭:現況及未來趨勢」、成大蘭花研發中心研究員蕭郁芸博士主講「蘭胚素開發之緣起與應用」,此外,來自美國佛羅里達邁阿密的Mr. Guillermo Salazar M.S.也介紹「令人驚艷的熱帶迷你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