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忘記憶~臺南南區職人之回想與重現

       【本報訊】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效率代表一切;然而,仍有一群人不受影響,持續堅持自己步伐,專注於自己在乎的事。將一生只投入在一件事的這些人,我們稱他們為「職人」。2018社區營造計畫,在文化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下,南區區公所進行在地職人專訪,以「南忘記憶─南區技藝職人之回想與重現」為主題,9月份起規劃12場次分享體驗課程,藉此深入瞭解職人與社區的連結關係。

æµ·å ±

       南區擁有不少技藝職人,他們傳承已久的工藝技術,隨著現代工業化大量製造的潮流下,他們以往跟社區產生的連結,一點一滴遭受瓦解與侵蝕,也已逐漸在我們生活的領域與存在中被抹滅而遺忘。因此,希望透過年度社造計畫,進行職人的紀錄。本年度專訪對象有「一味香餅家」糕餅達人蔡育宗、「安默麗提琴」匠師陳明彥、竹藝職人陳榮五、百年碗粿林清義、神帽達人郭春福老師及「藝豐工坊」林盟振老師等六職人,為提高紀錄之深度,本次也委請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協助計畫之進行。
       南區區長朱棟表示,南區擁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技藝達人,希望藉由今年社造「技藝回想、技憶分享、技憶重現」三部曲,讓職人的「技藝」和「記憶」,透過講述分享和互動參與的過程,重新喚回我們對職人的重視,深化我們社區與文化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