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動保處啟動禽流感預警監測措施

 【本報訊】候鳥來臺度冬可能攜帶禽流感病毒風險增加,加上一波波冷氣團報到易使禽隻免疫力下降,為防範禽流感疫情發生,臺南市政府動物防疫保護處配合中央防疫作為,啟動禽流感預警監測措施,早期發現禽流感並降低環境中病毒量。
 動保處表示,為防範禽流感疫病及強化禽流感預警監測措施,臺南市配合中央對違規的高風險鴨場、土雞場及蛋雞場調整採樣監測方式與場數,該處於12月11日開始對轄內高風險禽場進行訪視輔導及採樣送驗,目前並無發現禽隻異常情形,送檢的檢體尚在檢驗中。107年1月1日起該處開始受理養鴨場上市前監測採樣,期能將環境中保毒鴨隻檢出,並立即清除以防堵疫情發生,1月16日起至3月31日止,上市鴨隻需檢驗合格確定無感染禽流感,並檢附檢驗報告始能上市屠宰。
 動保處指出,土雞因常有分批出雞銷售,且期間車輛進出捉雞,易增加禽流感病毒入侵風險,該處防疫人員將逢機採檢上市土雞,早期篩檢並清除發病土雞。蛋雞場因飼養期間較長且多批次飼養,採樣監測場數將增加1倍,以清除帶原但未發病蛋雞及環境中存在的病毒。


 動保處提醒養禽業者,為有效預防禽流感發生,禽場應加強生物安全防疫措施,落實人員車輛管制及進出車輛應澈底消毒,車子行經禽舍及周邊路徑應立即消毒。冬季候(野)鳥度冬可能將禽流感病毒攜帶至臺灣,飼養業者應提高警覺,落實並維護禽舍防鳥設施,避免候(野)鳥或其他野生動物接觸場內禽鳥及阻擋鳥類排遺掉入造成疫病傳播。另外,早晚溫差甚大及一波波冷氣團來襲,業者應加強禽隻保溫及防範賊風進入禽舍,每日注意禽舍設施是否正常運作及加強巡視禽隻生理狀況,從源頭防範禽流感疫病發生。(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動物防疫保護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