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意100」文創評獎 臺南市雙喜臨門

 【本報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參與La Vie雜誌社舉辦的「2017臺灣創意100」文創評獎,蕭壠文化園區榮獲年度十大「創意場域」獎項,由藝術家龔卓軍策展的「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也獨得「創意展覽」首獎,並將刊登為11月號《La Vie雜誌》封面故事。
 「2017臺灣創意100」是國內文創產業年度評獎盛事,邀集臺灣、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等38 組藝術家參與,展出超過400多件作品。邀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龔書章、獨立策展人鄭慧華、臺灣設計師週總召集人廖軍豪、文化評論家張鐵志與李明璁一同參與,評選出年度文化創意事件、社會實踐、場域、展覽、平臺、品牌、創意人物與新星等百大創意獎項,重新發掘回歸文化本位的創造力。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畢卡索曾說:「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如何維持長大後還是藝術家?」有感於此,他期許蕭壠文化園區轉型為兼具展覽休憩、國際藝術家進駐創作及兒童藝文的複合創意園區,經營理念並聚焦支持當代藝術創作。


 2013 年成立的蕭壠國際藝術村,全球線上公開徵選的藝術家進駐迄今已有972位申請,進駐的國際藝術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斯洛維尼亞、黎巴嫩、泰國等16國, 63位進駐創作者共已至少有49位國際交流藝術家,此外,舉辦多元主題的兒童藝術工作坊,讓學童從做中體驗當代藝術的樂趣。
 本次獲得創意展覽首獎的「近未來的交陪:2017 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總策展人龔卓軍以臺南傳統「交陪境」為核心概念,透過交融跨界的策展內容,提出「創作中的技藝方法」、「儀式中的互動方法」及「政經結構中的自我組織方法」,呈現出大膽創新且不同於西方的當代藝術創作養分。
 龔卓軍分析展出作品的三大特質「首先,多數作品都採用田野調查作為創作基礎,其次,以民間工藝為靈感來源,也讓創作材質更加多元,最大的特質則是在保有獨立創作脈絡下,採取近似於交陪境動員組織的協作式創作。」
 葉澤山指出,蕭壠近年來致力於推廣當代藝術,本次獲得《La Vie雜誌》2項年度文創大獎,相當難能可貴,未來仍會致力園區經營,策劃更多一流的當代藝術跨界展覽。(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