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島藝術節 用藝術看見漁光之美

 

 【本報訊】籌備近2年時間的臺南漁光島藝術節,將於11月11日登場,以「在漁光島放空的99種方法」為主題,邀9組藝術家團隊創作14件地景藝術作品,擷取漁村生活元素,結合當代藝術視野,讓遊客深度感受漁光島的魅力。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漁光島藝術節除了靜態作品外,也安排一系列動態活動,包括「漁光╳手_手市集」、手作工藝工作坊、精靈幻舞舞團演出和「漫遊漁光島」導覽活動,邀請民眾在象徵豐收的金秋時節,遠離日常生活喧囂,乘著海風品味片刻的靜謐,來到漁光島體驗不同的藝術視野。
 為了打造閒適的海岸藝術空間,漁光島藝術節邀請藝術家們在此創作放空的空間裝置與放空圖景,北起漁光島北側海灘的日落塔一路往南形成迷人的沙灘藝術風景,有10件作品與訪客翩然相遇;另外4件作品棋布於漁光路旁的防風林及聯外的漁光大橋上,透過當代藝術家的視野,看見漁光島深度魅力,找到屬於每個人與在地對話的獨特方式。


 文化局指出,為了結合漁光島在地的自然生態與海岸風情,參展作品大多集中於島上的月牙灣,包括英國藝術家雨果(HuGo)以廢棄蚵棚搭建成的《日落塔》;建築繁殖場的大型裝置藝術系列《森境之塔》、《時境長廊》和《過境平臺》;都市藝術工作室的《跳進來!》;共感地景的《餘光島》;有用主張的《粼光棲所》與《愛心光景》;林舜龍的《喃喃細語潮間帶》;游文富的《迷霧森林》。島上的防風林和其他地區也有藝術家的作品,包括禹禹工作室的《箍起來》、方偉文的《虹橋》、莫嘉賓的《一群螞蟻》等。


 漁光島藝術節將於11月11日下午4時假漁光島月牙灣開幕,市府將邀請中華特技風箏推廣協會,讓蔚藍的天空成為大型特技風箏的舞臺,讓整片藍天變得可愛有趣,現場並有文青女神魏如萱開唱,文化局邀請各地民眾一起到漁光島放空。(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