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10至12月5檔藝陣主題戲劇連演

 【本報訊】臺南今年秋冬再吹藝陣風!市政府文化局為推廣在地傳統藝陣藝文特色,10月至12月籌劃5檔藝陣主題戲劇連演,用傳統藝術充實到跨年。
 文化局104年首度推出「獻藝作陣」,扶植庄廟、校園和社區的藝陣團隊登上舞臺,並跨界邀請表演藝術團體創作藝陣主題聯合共演,深獲好評。經過兩年嘗試,文化局決定今年擴大辦理,串聯5檔不同類型的藝陣主題演出,包括傳統獅陣的劇場轉型、年輕團體的行為藝術轉化、牛犁歌陣的社區劇場與歌仔短劇、家將伴城隍夜訪的臺南轉譯、向孩童說藝陣故事的親子劇場,使整個藝陣推廣系列活動彷彿小型主題藝術節。
 今年由臺北凝龍思傳藝劇坊率先出陣,該劇坊由已登錄為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的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所成立,他們藉由開發藝陣於當代演繹的新路徑,用不一樣的方式講述獅團的故事。團隊的《無耳金獅》將於10月14日晚上7點半在歸仁文化中心開演,民眾可免費於歸仁文化中心、臺南文化中心和新營文化中心三地索票。


 第2場是「周能安暨眾等」團隊的《症頭》遶境,10月21日下午2點起在中西區、22日下午3點開始在藍晒圖文創園區周邊演出,不需票券即可觀看。「周能安暨眾等」是相當年輕的傳藝團隊,善於擷取民俗文化的精神,賦予當代詮釋,創造對話空間,此次他們巧組現代人陣頭,仿擬藝陣和遶境形式,以行為藝術、獨舞等方式,探討在信仰產生轉變的當代,藝陣於其中的意義及其如何面對現代文明之瘟。
 文化局為加深民眾對創作核心藝陣文化的認識,規劃周邊活動,並媒合創作團體與在地藝陣團隊交流互動。6日凝龍思傳藝劇坊在大光國小、大成國中舉辦校園講座,成功國中學生也至大光國小共同聽講。該3校皆積極發展藝陣社團,文化局計畫性予以補助,並曾媒合大光國小傳習臺南代表性的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什家將,近年來3校培育有成,嘗試走向劇場表演,期能將藝陣推向國際。


 臺南文化中心7日下午2時有「南北金獅會」講座,除了邀請在地的麻豆紀安宮金獅陣、溪南寮興安宮金獅陣,並聘請知名民俗學者林茂賢主持,講解在地金獅陣與臺北大龍峒金獅陣的異同,並介紹金獅陣的獅頭製作與陣式。15日於321巷藝術聚落29號規劃有一場特別的創作對談與症頭占卜活動,「周能安暨眾等」的團長周能安將於現場講述「陣頭的從前」與「現代的症頭」的互文性,編織屬於現代人的陣頭與其現代文明神祗,並將邀請民眾進行小遊戲,測自己的「文明症頭」。
 文化局表示,接下來11月有七股竹橋慶善宮牛犁歌陣、秀琴歌劇團社區劇場《唱不完的牛犁歌》及歌仔短劇《阿牛戲牛犁》、奇點劇團改編鬼娃株式會社劇團原創劇本的《暗訪臺南》;12月由影響.新劇場演出《藝陣傳奇》。活動詳細資訊可上文化局網站http://culture.tainan.gov.tw/album/index-1.php?m2=50&sid=171查詢。(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