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的「藝活LOHAS-傳統藝術研習及推廣」系列活動,10月1日下午3時30分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大廳舉辦「南北管音樂創作心得分享暨演出示範」,讓民眾在欣賞傳統南管的同時,也能認識南管的創新面貌。
文資處表示,南管為歷史悠久的樂種,不僅有「千載清音」之稱,更被譽為「中國傳統音樂的活化石」,曲目數量累積至今,可用「詞山曲海」稱之。在傳統「口傳心授」的教學下,除了師承差異外,曲、詞則相當固定,無太多變動性。
文資處指出,近年在新生代樂師的構思與詮釋下,南管逐漸發展出新風貌,該處此次邀請操刀《弄樂~玩南管的日子》、《大神魃》、《蓬萊》等音樂劇的南北管作曲家許淑慧分享其學習歷程、創作概念,並與《蓬萊》演出團隊「拾念劇集」樂師聯手示範演出,讓民眾了解當代南管樂曲創作者的創作心路歷程,並欣賞當代臺灣南管音樂創新的特殊音韻。
許淑慧的學習歷程多元廣博,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在啟蒙老師建議下,同步學習國樂,為其接觸傳統音樂的濫觴。她於小學六年級曾學習揚琴,國中時期音樂主、副修為揚琴和鋼琴,高中時受顧寶文樂師影響,開始學習琵琶並跟隨至「閩南樂府」學習南管,日後便以南管考取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在學期間受呂錘寬教授影響,除持續學習南管外,也開始學習北管。豐富的學習歷程讓她不斷擴展自身視野、逐漸厚實音樂造詣,不僅曾參與漢唐樂府20週年巨作《韓熙載夜宴圖》及2014年趨勢經典文學劇場《尋訪陶淵明》等演出,更替日後創作之路預埋伏筆,多次與拾念劇集合作,執行編腔、作曲工作,普獲好評,由她擔任南北管作曲的《蓬萊》音樂劇更入圍第15屆台新藝術獎。
文資處表示,南北管音樂創作心得分享暨演出示範採自由入場,想再回味2016年《蓬萊》演出的民眾務必把握機會,相關資訊可洽詢文資處06-2213569轉306林先生。(圖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