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老屋補助徵選結果

 【本報訊】106年度「臺南市歷史街區暨歷史老屋補助」徵選結果揭曉,今年共提出48件申請案,創下補助計畫執行5年來新高。歷經兩個月的審查,最終共計38件獲得補助,其中「建物整修類」15件、「文化經營類」21件、「教育推廣類」2件,核定補助總金額為496萬元。
 文化局表示,本次補助徵選中有23件申請「建物整修類」補助,包括柳營、後壁、將軍等行政區都首次有申請案提出,並都獲得最高50萬元補助;「文化經營類別」的22件申請案中,白河區也首次有申請案提出。「教育推廣類」自今年起限定位於已公告的府城與鹽水兩大歷史街區中的老屋可申請,核定補助2件,分別是中西區神農街的台南市文化協會與清水寺街區的銀同社區發展協會所提出的計畫。
 今年申請案件雖仍以中西區最多,但擴及的行政區大幅增加,除了柳營、後壁、將軍、白河等區外,下營、善化及南區也都首次有申請案,顯見歷史老屋保存再利用觀念逐漸在全市發酵,不再只集中於商業發展程度較高的區域。
 文化局指出,從其中3個由社區組織申請並獲得最高額補助的案例也可發現,年輕人回鄉運用老屋從事社區營造的熱潮方興未艾。傳統歷史街區更是遍地開花,近年蓬勃發展的正興街、清水寺街、信義街、蝸牛巷等街區及安平舊聚落皆有獲補助案例,顯見歷史街區振興政策效應已蔓延開來。
 文化局表示,每年歷史老屋補助的徵選標準主要以再利用之可行性、公益性、預期效益、老屋歷史價值等面向綜合評估,經過資格審查、專案小組評估、歷史街區振興委員會決議等3階段縝密過程產出補助名單。除補助額度外,委員會也會針對各申請案提出附帶要求及相關建議,期望各案執行能對街區或周邊環境具有一定公益性。今年度補助結果除將以書件通知申請人外,並同時公布於文化局網站、「好舊。好」計畫網站http://oldisgood.tainan.gov.tw、臉書專頁http://www.facebook.com/2013TainanOldisGood提供各界查詢,民眾亦可向文化局文化建設科洽詢,電話06-298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