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南有許多兼具文化與傳統產業魅力的歷史街區,近年來在政府補助歷史老屋整修與經營之下,民眾日益關注這些歷史街區的未來。市政府文化局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歷史街區,開辦府城歷史街區社群培力活動,先前在「賣飲料」與「正十八空間」辦理2場講堂,吸引不少民眾參與,文化局與輔導團隊因此決定9月至11月接續辦理3場歷史街區願景工作坊,希望吸引更多民眾投入歷史街區振興工作。
文化局表示,歷史街區政策除了持續補助歷史老屋整修與經營,使街區群眾持續關心、運作、藴育在地動能,鼓動社群自發性地關心環境空間及產業發展更是街區永續發展的重要因子。該局期盼透過講堂與工作坊,由民眾或社群組織自主提出符合街區需求的振興方案,由市府提供相關補助或行政協助來持續改善及振興街區。
學者曾憲嫻表示,歷史街區振興並不只注重老屋的保存再生,讓生活在其中的人都適得其所更為重要,因此街區裡舊產業的延續、轉型與新產業的引入都是關鍵。
「原印臺南」負責人張育齊有傳統產業轉型經驗,他在經歷10多年媒體傳播業歷練後,回到家鄉協助傳統印刷業時,認為應擺脫傳統產業被動代工、削價競爭搶單的經營模式,以經營在地品牌重新出發,他的產品因此被日本媒體譽為「來自臺灣的高質感設計文具商品」。
文化局指出,該局與好舊好執行團隊將於9月23日、10月15日、11月4日至5日,分別在巷弄╳臺南、老爺行旅及C-Hub成大創意基地舉辦歷史街區願景工作坊,相關資訊將陸續公告,歡迎對歷史街區振興有熱忱的社群及民眾報名參與。另外,本年度「歷史街區暨歷史老屋補助」徵選結果近期將公告,相關資訊可上「好舊。好」計畫網站http://oldisgood.tainan.gov.tw及臉書專頁http://www.facebook.com/2013TainanOldisGood查詢,或向文化局文化建設科洽詢,電話06-2981738。(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