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飼養山羊應防羊痘及口蹄疫

 【本報訊】學校為了生命教育和保護動物教學而飼養寵物日益普遍,飼養的動物種類也越來越多,近年來許多學校除了教學需要,同時兼顧清理雜草美化校園環境,飼養山羊當「校羊」,雖然羊痘及口蹄疫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但為了羊的健康,台南市政府動物防疫保護處仍建議學校為羊注射疫苗,以免出現防疫漏洞。
 動保處表示,羊痘及口蹄疫為台灣甲類動物傳染病,雖然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傳染人,卻會對經濟造成嚴重危害。日前台灣本島、澎湖、馬祖已成為口蹄疫施打疫苗非疫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規劃明年七月起全面停打口蹄疫疫苗,若是校園偶蹄類動物成為防疫漏洞,停打疫苗後有可能成為病毒散播來源,危害國內畜牧產業安全,因此,國中、小學若有飼養豬、牛、羊等偶蹄類動物,請聯絡動保處免費幫忙施打疫苗,做好防疫工作。


 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羊隻須定期施打羊痘及口蹄疫疫苗,一般羊場飼養頭數較多,通常聘請執業獸醫師施打疫苗,學校等機關僅有數頭羊隻,不易聘請獸醫師,可能成為防疫漏洞,基於整體防疫考量,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接獲台南市國中、小學校園有飼養羊隻訊息,會立即主動連繫校方輔導防疫消毒,同時安排防疫人員前往進行口蹄疫及羊痘疫苗注射。(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動物防疫保護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