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政府致力保存歷史老屋

 【本報訊】臺南市政府101年通過《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104年公告實施「鹽水歷史街區計畫」,陸續完成歷史街區巷弄環境改造,並持續進行街廓景觀改善及老屋立面整修。市政府希望號召更多老屋屋主加入歷史老屋保存的行列,讓臺南市街呈現嶄新的面貌。
 《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為臺南市文化憲章之確立邁出重要一步,文化局相關政策主軸陸續開展,執行「歷史街區調查及擬定計畫」、「歷史老屋培力輔導計畫」、「歷史街區改造計畫」等政策性措施,104年9月15日公告「鹽水歷史街區計畫」,106年3月3日再公告「府城歷史街區計畫」,歷史街區整體政策規劃日趨成熟。


 文化局執行「鹽水歷史街區計畫」,102年至103年逐年將「王爺廟巷」、「一銀巷」等公共環境改造,刺激街區意識並注入振興的誘因,近年來也針對日據時期街區改正的街屋立面,主動媒合以期有線狀街區景觀整備,目前已成為全市改造數最高的地區,包括過去所改造者,預計明年過年前鹽水將有30戶老屋立面得以重現。
 文化局指出,街區立面專案主要以老屋的歷史價值、預期效益及公益性等面向進行綜合評估,透過專業團隊媒合調查、歷史街區振興委員會決議等階段產生結果。文化局於103至104年度採公辦修繕、私有維護原則,進行日據時期拓寬改正路段鋪面景觀改造及日據和戰後初期建物街屋立面的修繕工作,投入建設金額達2022萬4千元,其中2年來歷史街區老屋立面修復17戶(含善化區中山路5戶),老屋立面修繕金額(含善化區老屋)438萬2千元,對於改善街區空間意象及生活環境成效卓著,也更增添歷史感。
 由於歷史街區相關建設逐步充實完整、效益逐漸擴大,市府除了以鹽水歷史街區改造成果為基礎,刻正爭取以月津港參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鄉建設-城鎮之心」最高補助3億元全國競爭型提案外,老屋立面整修計畫區域亦由鹽水、善化逐步擴大到麻豆、玉井兩區,邀請更多老屋屋主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