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舉辦「2017藝活LOHAS-校園推廣」,連結學校教育體系與在地文化資產,讓文化資產走入校園,與國立北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合作辦理剪黏推廣課程,5月31日課程結束,6月3日北門農工校慶當天展示師生共同創作成果,文資處頒發感謝狀,感謝師生共同為傳統技藝傳承扎根貢獻心力。
國立北門農工位於佳里區,當地有文化部指定人間國寶王保原,他是「剪黏」保存技術保存者。為傳承剪黏傳統工藝,文資處自101年起辦理「王保原剪黏創作傳習工作坊」,迄今已連續六年。有感於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傳習及人才養成,除了朝向一般社會大眾推廣之外,也應與學校課程結合,進行多元化推廣與傳習,使民眾得以自幼培養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因此近年來陸續與多所學校合作辦理文化資產推廣課程。
文資處表示,北門農工為提升在地傳統藝術走入校園,增進師生人文藝術涵養,並促進對社區文化資產的認同與珍惜,自104年起開設校園剪黏課程,至今已連續三年。今年課程由「王保原剪黏創作傳習工作坊」資深學員林秉賢擔任講師,結合傳統工藝與創新概念,以生活中酒瓶玻璃為材料,帶領北門農工土木科學生進行集體創作。未來文資處更期待與相關學校合作,將地方文化資產納入三年期課程,讓無形文化資產從校園紮根,培養傳統工藝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