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華爾街日報》對於美國媒體最近報導稱:川普打算從韓國撤軍,美國朝鮮問題專家車維德(Victor Cha)指出,這是川普政府試圖重新部署印太地區軍力,專注於圍繞臺海的對華衝突的舉措。但如果不與盟友進行密切協調,此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反而損害應對台海衝突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最近報導稱,美國決定從韓國撤出4500名美軍,並將他們轉移至關島等基地。五角大樓發言人帕內爾對此回應稱,該報導“不實”。另有人士指出,雖然美軍尚未就撤軍做出決定,但五角大樓、駐韓美軍和印太司令部正在認真考慮這一問題。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部主席兼韓國項目主席車維德分析特朗普政府正在醞釀的這個舉措對地區安全形勢的意涵。他指出,這一措施源於川普政府的既定目標,即重新部署和擴充其在印太地區的軍力,專注於在圍繞台灣和第一島鏈的可能的對華衝突中取得勝利。
在5月31日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宣稱,美國致力於遏制印太“重點戰區”的侵略行為,並正在“重新調整方向,遏制共產主義中國的侵略”,包括中國任何“武力征服台灣”或“以武力或脅迫改變南海和第一島鏈現狀”的企圖。他稱,此類行動“不可接受”,美國將“堅決作戰並取得勝利”。
車維德表示,這意味著,五角大樓希望部署在整個亞太地區的軍隊都應該能夠流向並支持美國在此類軍事突發事件中的行動。
車維德指出,川普政府要求該地區的盟友和夥伴承擔更多的自衛責任。這些原則尤其適用於韓國。美國傳統上在韓國半島部署地面部隊,專門應對朝鮮發起突襲。川普政府官員認為,韓國的防務負擔應該轉移到首爾。
對於這個撤軍計劃對防禦和威懾力的影響,車維德分析,這4500名士兵的規模大約相當於“斯瑞克旅”的規模。從韓國撤出一個旅不應破壞聯盟的防禦能力。韓國軍隊在與美國海空、情報和偵察資產協同應對朝鮮襲擊的常規力量方面發揮著主要作用。
車維德表示,撤軍對威懾力的影響尚不明確。隨著華盛頓的注意力完全轉向北京,趨勢顯然正朝著減少甚至完全撤離美國駐韓地面部隊的方向發展。這將使韓國對美國國防承諾的長期可信度產生質疑。美國撤軍發生在威脅加劇的環境中,這不利於盟國的信心。
他聲稱,這主要體現在中國的強硬態度和核能力擴大,朝鮮由於與俄羅斯建立新關係而增強了信心,以及川普的不可預測性,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導致金正恩等對手誤判。
車維德預期,人們可能會看到美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結構進一步變化,包括減少地面部隊並增強海空力量,以應對台海事態。川普可能會加快這一步伐,因為他毫不掩飾從韓國撤出地面部隊的願望。他堅持認為,首爾應該管理自己的國防,而不是“搭便車”。這種信念轉化為特朗普的政策,要求韓國大幅增加每年支付駐韓美軍非人員費用,對韓國徵收25%的對等關稅。
車維德認為,美國從韓國撤軍的意圖可能使即將誕生的韓國新政府立即面臨艱難的抉擇:一方面,如果首爾抵制駐韓美軍應對半島之外突發事件的“戰略靈活性”,不僅可能被美方解讀為與美現行政策不符,也可能被特朗普視為韓“搭便車”,這可能導致他採取報復性行動來表達不滿。甚至可能包括從韓國撤出所有軍隊。
另一方面,如果韓國擁抱“戰略靈活性”,北京會持負面看法,認為韓國是在加入美國陣營,參與針對台灣的應急行動。對於韓國的進步派和韓國民主黨而言,這樣的決定也將被視為具有爭議性,並會加劇美韓日對抗中國和朝鮮的格局,損害朝韓和解的核心目標。韓國新政府的任何軍事和戰略決策,只會加劇因關稅戰而本已複雜的政策環境。
車維德說,川普政府在調整印太地區軍事部署之際,需要與其盟友保持密切協調,否則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損害美國利益。
車維德指出,裁軍需要在作戰層面進行協調,並進行調整以增強韓國軍隊承擔更大國防負擔的能力。還需要與日本進行密切磋商,日本認為朝鮮半島任何防禦和威懾能力的削弱都會直接損害日本的安全。在不進行磋商的情況下,美國強行推進調整軍事部署的計劃,會造成不必要的聯盟摩擦。首爾和東京都可能採取行動來自保。
車維德稱,川普政府在進一步裁軍之前,還需要進行全面的情報評估,以確定金正恩是否會因美國的舉動而受到鼓舞。如果此類軍事態勢調整導致朝鮮或其他行為體採取機會主義戰略或行動,那麼專注於為台海事態做準備的目標將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