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璀璨的星空、波光粼粼的海洋反射夕陽光、繽紛的花園、白雪皚皚的山巔、壯闊的冰河與冰川、形形色色的動物......自然的美景稍縱即逝、無法留存,還可能因為環境的變遷而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裡。
但這種美麗有強大的影響力,綠色和平舉辦自然攝影大賽的初衷,是希望能讓每個人眼中的自然之美傳播出去,用畫面告訴所有人,自然值得我們悉心守護。
誠摯地邀請大家替參賽者們的心血結晶投下神聖的一票,將自然之美的影響力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能被震撼您的美麗畫面打動,永遠記住雋永的一瞬間。
除了支持您喜愛的作品獲得網路人氣票選獎,投票更有機會中獎!即日起,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 23:59 止,每人、每 Email 可投一票(如於投票期間重複投票,將以最後投票之結果計票) 綠色和平將從所有投票者中,隨機抽出 5 名幸運粉絲,將獲得價值 500 元之臺灣知名戶外運動用品品牌商品券乙張。
前往自然攝影大賽活動頁面投票!
這次的自然攝影大賽累積了 2399 位參賽者與我們分享被自然美景打動的瞬間,下個階段,將由三位重量級評審選出大賽的優勝者。
*謝哲青/金鐘主持人、作家、旅行家 aka 行走的百科全書,綠色和平環境大使
在各大益智節目中對答如流,甚至能將答案解釋得比詳解更詳細,是不少人對謝哲青的第一印象。而這份知識廣度,來自他對旅行的熱愛。早年海上工作的經歷,啟發謝哲青關注海洋保育,而旅途中,他也親眼見證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例如,他曾站在挪威布利斯達爾冰河的冰川前,仰望壯麗景色,如今因全球暖化,冰川已大幅後退到山崖上。美景不再,讓他非常感慨。這次,他成為綠色和平自然攝影大賽評審,期待透過影像,尋找能喚起人們關懷自然的作品。
*麥覺明/登山界無人不知的金鐘節目導演及製作、主持人
麥覺明,臺灣自然環境影像紀錄的先驅。他製作並主持的《臺灣古道誌》《MIT 臺灣誌》等節目,啟發無數觀眾關心臺灣山林,並多次榮獲金鐘肯定。除了電視節目,他更投入生態電影拍攝,耗時十多年蹲點記錄山椒魚的一生、近距離跟拍臺灣黑熊,只為讓更多人看見臺灣自然之美。
在大學登山社,麥覺明第一次背著重裝攀上合歡東峰,親身體驗高山的寒冷與沉重,這段經歷讓他愛上登山。走過臺灣山林 30 年,麥覺明深刻感受到環境因人類活動而回不去的變遷,也目睹野生動物面臨日益嚴峻的生存挑戰。他希望透過鏡頭喚醒人們對環境的重視。這份理念與此次大賽的初衷不謀而合,也使麥導成為本次比賽評審的不二人選!
*吳永森/出沒在各大國際攝影大獎的臺灣知名水下攝影師
吳永森居住越南從事旅遊業,並於菲律賓經營潛水渡假村。開始水下攝影是為了讓太太看見美麗的海洋,而太太給予的評語,更督促他深入鑽研拍攝技術,從自學到成為橫掃上百個國際攝影獎項的水下攝影師。
吳永森的攝影不只是拍美景,還記錄人類對海洋的影響。他親眼見過塑膠垃圾漂在水面、海洋動物被丟棄的漁網纏住,這讓他開始思考:如果不行動,這片美麗的藍色世界會怎麼樣?
除了攝影,吳永森也透過展覽和講座,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這次擔任攝影比賽評審,他期待看到能說故事的影像,不只是讓人驚嘆「好美」,更能讓人想為環境做點什麼。他相信,只要更多人愛上大自然,就會願意守護它。讓照片裡的風景,成為真正的未來。
*綠色和平/自然攝影大賽活動小組 Copyright ©2025 綠色和平 /105401臺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65號1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