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歐潭生新書福建考古之謎出版

  【本報訊】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有過多次大移民的歷史記載,可謂移民大省。在這裡產生過這樣一些屬於福建或與福建有關的詞語,如八閩、漢城、冶城、客家、佘家、疍民、開漳聖王、閩王、曇石山、甘棠港、海上絲綢之路等,如今已成為具有標誌性的福建文化元素,同時也是瞭解福建歷史的關鍵字。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閩籍考古學家歐潭生出版的《福建考古之謎》是一部充滿田野考古知識,又富有趣味性和探究性、思考性的歷史讀物。書中與福建歷史關聯的18個話題,不僅涉及遠古歷史,也與歐潭生親自參與發掘的考古現場和文物有關。全書不僅梳理了福建的歷史脈絡,而且對一些以訛傳訛的說法進行了糾偏,還涉及尚未定論的學術話題。歐潭生特別指出,這就是歷史留下的謎,值得有志者繼續探究。

  1968年,歐潭生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被分配到河南省信陽地區做了幾年語文教師,後因專業需要,又被調往考古一線。上世紀70年代,由歐潭生主持挖掘並出土的青銅器有200多件。80年代,歐潭生被故鄉福建當作稀缺人才引進,由此,他又投入福建的考古事業和論證考察之中,有過不少重大發現,並擔任過曇石山博物館館長,撰寫、出版了《閩豫考古集》《曇石山文化志》等學術著作。如今,他通過互聯網設立了“歐潭生考古公眾室”公眾號,為大眾做考古普及。

  大眾往往好奇,遠古歷史如何推測和斷定?也許有人會回答:除了古代流傳下來的少量文獻外,當代的考古成果無疑是最可靠的補充。然而,這些證據又從何得來?

可能是 2 個人、電視、表格和文字的圖像

  在歐潭生的書中,可讀到有關福建最早歷史的探源——曇石山的發現,這裡有可拴在一起的獨木舟、大量的貝殼、各種煮湯的器皿,還有中華第一燈、提線陶簋等。這些器物的出土,讓後人得以推測遠古時期海邊人交通、飲食、生活的具體情況。正是通過這些考古發現,歐潭生推斷曇石山是福建文明的起源地。

  福建歷史上發生過四次大移民,其中數唐代的兩次規模最大。一次以開漳聖王陳元光為首,他們主要定居漳州;另一次是閩王王審知帶人南下,主要分佈於全省。

  中原移民不僅帶來中原人的姓,也帶來他們的日常語言與生活習慣。他們是構成福建“河洛郎”(閩南話)和“唐部人”(福州話)的主體。固始方言與閩台方言有著驚人的類似,福州方言中保留了唐代中原古音,福建方言中,把男人叫作“唐部人”、女人叫作“諸人人”,是閩越王無諸後裔。經過基因測試,證明福建男人的血統來自中原,女人血統多為土著。

可能是 2 個人、大家在讀書、書籍和文字的圖像

  讀本書能增長一些有趣的知識:比如如何證明豫閩台是不是同一祖根?遠古時期,閩台之間存在一條海峽通道,即東山路橋。大型哺乳動物由此通道遷徙過海,現在可以證明的是,臺灣島有64種獸類源於大陸,81種樹種與大陸相同。

  通過將漳州的舊石器地點群與臺灣潮音洞時期的出土文物進行對比,歐潭生認為,閩台在舊石器時代的經濟文化關係密切;從三明萬壽岩考古時間推論出閩台古人類源于大陸。有了海峽之後,大陸去臺灣的方式則借助獨木舟。

  在書中,我們瞭解到考古方法有多種。有的是現場勘探,借助探溝法或溝探法,瞭解古城遺址或古墓的規模,從出土文物中發現其中的文字,考證是哪個朝代的寫法和稱謂,從中找到可循的線索,由此斷定所在朝代、主人以及地位。至於古物的年代測定、基因和人種的區分,還需經過科學手段,如碳素測法、基因分析;有時還會有千載難遇之事,如封閉的古容器中有液體,則需要瞭解液體的成分。

可能是 6 個人和室內的圖像

  所有的考古結論都需要借助文獻,但又不能迷信文獻。文獻是不是有疏漏?如果有,可以採取什麼手段去彌補、印證?大膽懷疑、小心求證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實地考察。這不得不提及歐潭生近年熱衷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考古,即唐代的絲綢之路起點甘棠港在何處。

  甘棠港被白紙黑字寫進了福建的史書,但它到底在什麼地方,說法不一。至少有三個地方:一是福安,二是長樂,三是福州。最早的文獻描述被後人多次使用,是否一定正確?歐潭生對文獻的源頭《三山志》提出質疑,也談及錯誤的原因,指出作者對福建並非特別瞭解,與現場情形不一,不一定正確。

  除了辨析各種有關的文獻資料外,歐潭生還根據石刻上的《王審知德政碑銘》進行細讀和分析,運用方言,還原琅岐的地名,並對江中的岩石進行化學上的物象鑒定(XRD分析)和元素定性(EDS)分析,在實地考察和科學測試之後,綜合各種資訊推測甘棠港就是現在的福州琅岐島。除此以外,他還多次去航道現場考察。

可能是 3 個人、大家在表演武術和文字的圖像

  在本書中,歷史並非空想,每一個地名、習俗,都能在歷史長河中找到依據並落到實處,經得起後人的質問。歷史學家把古人、古物、古事帶到我們面前,我們從中看到了人類發展歷史進程中的努力、輝煌和變化。由此,可以說歷史學家不僅是時間的勘探者,也是歷史的發明人,讓我們重逢過往、面向未來。 

*資料來源/歐潭生: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