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陝西行感觸深.台青多來看看

  【本報訊】第五屆海峽兩岸(陝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簡稱陝台會)近日在西安舉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赴陝出席了大會開幕式,並對陝西延安、寶雞、西安等地進行了參訪。15日晚近11時,即將結束本次陝西行的洪秀柱向中評社記者分享了其在陝西走訪的感受。洪秀柱說,她在青銅器博物館看到商朝文物清楚關於台灣的記載深有感觸,在南溝村瞭解扶貧項目很感動而認養了蘋果,在壺口瀑布感受黃河的氣勢磅礴非常驚歎。洪秀柱表示,希望台灣更年輕的一代也能多來大陸看一看,尋根溯源,感受大好河山。

  由國務院台辦、陝西省政府主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陝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12日在西安舉行開幕式。本屆陝台會以“構建開放新格局、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聚焦陝西重點產業鏈,圍繞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將舉辦投資考察、交流座談、文化參訪、項目簽約等一列活動,旨在為兩岸產業、企業合作發展搭建更有效發展平台,共譜合作發展新篇章。洪秀柱出席陝台會開幕式後,在陝西還參訪了延安壺口瀑布、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農業生態示範園並采摘認領了蘋果、參訪了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法門寺,也參觀了西安大唐芙蓉園,十二時辰等。

  15日晚,在結束一天的行程後,洪秀柱在下榻的賓館接受採訪。在與中評社記者談到此次陝西行時,洪秀柱從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洪秀柱首先提到了參觀的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位於秦嶺北麓、渭河南岸的國家4A級景區中華石鼓園內,是一座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周秦時期青銅文化為主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我這次到青銅器博物院,我真的是無限的感觸。我們都知道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朝歷代不管朝代名怎麼改,都是叫中國。”洪秀柱說,正如其前兩天所提到,教改之後的台灣青年猶如“失根的蘭花”,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危機。“教改之後的台灣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從夏商周秦漢唐一路到底,台灣都是中國的,否則何來所謂的戰敗割讓台灣的問題?台灣當然是中國的,可是今天台灣的教科書完全不同,荒謬至極。”洪秀柱說,自己在青銅器博物院,很清楚的看到商朝出土的文物當中的相關記載,“如果說我們能夠把台灣更年輕一代受過現代扭曲的教科書教育的孩子,能夠有機會帶著他們來到這,來看一看,我相信他們是會有不同的感受。”

  洪秀柱表示,陝西是中華文化的溯源地,可以把中國故事說好,“讓我們的年輕人知道我們的土地曾經有過漢唐盛世的驕傲,也有過百年屈辱的滄桑。這都是中國的,我們不能讓這一代的年輕人忘掉了我們的盛世,也忘掉了百年屈辱。”洪秀柱說,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要讓台灣的年輕一代為自己身為中國人叫好,就要加強兩岸交流,努力創造溝通交流的橋樑,讓年輕一輩瞭解中國,“瞭解我是誰、瞭解我驕傲什麼。”

  第二點,洪秀柱提到了自己參訪南溝村並認養蘋果樹的感受。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近年通過聯農帶農發展新機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遊、勞動實踐教育三大主導產業,探索共富新路取得亮眼成績。“這次我到南溝村覺得非常有趣,我是去看看扶貧計劃,我們知道大陸這些年的扶貧工作做得非常好。”洪秀柱說,到南溝村看到扶貧計劃做得非常不錯,清華的博士也願意到基層做工作,“這是很不容易的事。能夠帶領地方上的經濟有更好的發展,讓老百姓有更多的收入。”洪秀柱說,參訪之後自己非常感動,就認養了三棵蘋果樹,“那個地方的扶貧計劃就是種植蘋果,所以我也認養了蘋果樹。因為我吃了那裡的蘋果真的很好吃。”

  洪秀柱說,實際上認養的蘋果樹結果之後自己吃不到,因為不能夠運到台灣。所以找了台商代收,請台商嘗嘗。不過她說:“我就不懂了,在台灣能吃到智利的蘋果,美國的蘋果,新西蘭的蘋果,很多地方的蘋果,唯獨吃不到大陸的蘋果。沒道理是不是?台灣常在講對等,為什麼我想吃的東西吃不到?”

  第三個感受,是在壺口瀑布看到黃河的驚歎。洪秀柱說:“萬里江山美景處處。看到黃河壺口瀑布氣勢磅礴,雄壯,真的是讓大家非常驚歎。”她透露,參觀當天的水勢比預想中的還大,內心覺得非常幸運和感動。洪秀柱還呼籲台灣朋友尤其是年輕人:“我們大陸這麼大,這麼多地方,不止這個地方,很多地方,只要大家有心,每個地方走走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奇、驚喜,會讓你覺得非常驚歎。看你要不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