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廈門新華路40號,是一座白色的三層中西合璧的大樓,門樓匾額上,從右到左四個字繁體隸書“臺灣公會”,惹人注目。 雖然已歷經近百年,但依然矗立在熙熙攘攘的街道旁,略顯泛黃、斑駁的外牆好像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 因日本殖民者強令臺灣人改日本籍,許多不願成為「亡國奴」的臺灣人紛紛到廈定居,或經廈門轉往大陸其他地方。 後來臺灣人民反侵略和反割台鬥爭失敗,又有大批臺灣同胞回到廈門或經廈門轉到其他地方居住。
據戶籍統計,臺灣淪陷後,來廈定居的臺胞人數逐年增加: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僅500人,到1917年人數增加近6倍,為2883人。 1923年猛增到5816人,其中在廈求學的台灣學生達195名。 1926年年在廈臺胞有6832人,加上未登記者,臺胞總數已達8000~10000人。
為了加強在廈臺灣人的聯繫,1906年9月,臺灣籍民商人施范其、殷雪圃、莊有才等人發起組織廈門臺灣公會,成為大陸首個臺胞群眾團體。 公會起初在布袋街芳記洋行設立臨時辦事處,此後又先後假借和風宮、小榕林、五崎樓屋等處租屋辦公。
1925年前後,臺灣公會在廈門和臺灣兩地募集款項4萬銀元,購置廈門民國路(即現在的新華路40號)地塊興建會所,並於1928年11月10日舉行奠基儀式,1930年新會所落成。
設立臺灣公會是因應臺灣籍鄉親適應廈門新環境的需要,以「對內謀臺胞之幸福,對外借以調和兩方感情」為創會宗旨,主要負責保護臺胞的合法權益,並處理與當地人的關係,會務還明確規定包括衛生、教育、救濟、調解糾紛等內容。
臺灣公會的會務中,最重要的是教育。 1909年10月,臺灣公會經申請准許在廈門設置學校,並補助經費。 次年,公會獲批租賃民房為校舍建立學校,定校名為旭瀛書院,主要招收臺胞子弟就學。
慈善也是臺灣公會經營的重要事業。 公會不僅承擔了保護臺胞健康、提供公共墓地、賑災等慈善事業,還為無錢治病的臺胞、家境貧困者提供費用。 上世紀初,廈門的衛生狀況不大好,每年都會發生鼠疫、傷寒等傳染病。 對此,公會不時舉辦醫務人員提高班,還承擔了推行種痘、預防注射、醫療、消毒等工作。
公會設有調停部,針對臺胞相互間的民事糾紛,以及臺胞與當地民眾的紛爭,均可出面進行仲裁。
臺灣公會還具有近代工商業會館的一些特徵,如研究商務、交流商情、促進經濟發展等。 1920年,旅廈臺胞發起成立金融合作社,目的是貸款給臺胞及受理其儲蓄,並便於經濟互助,事務所就設在臺灣公會會館內。
1945年抗戰勝利後,臺灣公會被旅廈臺灣同鄉會所代替,但是這座“臺灣公會”的大樓仍然保留下來。
目前,大陸存有兩座原臺灣同鄉會所,一座是北京臺灣會館,另外一座則是廈門臺灣公會會館。 其中北京臺灣會館於2009年原地重建、擴建,而廈門臺灣公會會館則是原址原貌完整保留下來的。
現存臺灣公會舊址總面寬32米,總進深17米,有圍牆、院門。 正立面有六根圓柱直達樓頂,柱頭上瓜棱狀裝飾,二三樓間的外牆中間、樓冠有鳳鳥和西洋花卉等裝飾。 廈門市人民政府於2007年公佈「臺灣公會舊址」為涉台文物古跡、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跨越百年時空,臺灣公會會館走過風風雨雨,無可否認,其在兩岸交流交往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凝聚著眾多早年在廈臺胞的感情,記載著臺灣同胞在廈創業生活的歷史,見證了兩岸同胞的交流交往,是兩岸人民親緣關係的物證,是聯繫兩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紐帶。 保護好臺灣公會會館,就是保護了重要的涉台文化遺產,就是保存了廈台共同的文化歷史。
*資料來源/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