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綠色和平研究員 Jenny,2022 年時,我跟隨綠色和平研究團隊,一起到人煙稀少的山林、湖泊,進行微塑膠調查。發現塑膠污染遍佈甚廣,已經威脅臺灣本土的野生物種!
從綠色和平發佈的《難逃塑命: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可證實1,我們在極度瀕危野生物種:金門歐亞水獺的排遺中檢測到微塑膠,其他珍貴的保育類物種包含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黃喉貂、石虎與櫻花鉤吻鮭,也皆受「塑害」的威脅。
在報告發布之後,陸續迎來主管機關的回覆與響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立即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遊憩服務據點:不販售瓶裝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並加強宣導垃圾減量不落地。
但這件事情對我的影響很大,在今年延續山林的微塑膠調查,研究團隊繼續展開塑膠污染調查,這次我們鎖定在淡水河與曾文溪流域,進行為期半年的淨溪與塑膠廢棄物調查,主要的目的是做「品牌檢視」:從塑膠廢棄物中追溯製造商,找出主要的污染的源頭,將研究報告作為倡議品牌端減塑的最佳證據。
這次的研究,共有至少 8 場考察採樣,動員百名志工與研究人員,六月至七月期間在臺北、新北、臺南和嘉義四地,短短四天共清出 715.48 公斤垃圾。我們投入超過 300 小時的研究,共同探討臺灣河川塑膠廢棄物汙染的真相,以及評估對河川生態的可能風險,更爭取到「彩虹勇士號」來臺,接力河口塑膠廢棄物採樣。透過見證與揭露真相,推動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呼籲政府與企業加速源頭減少塑膠生產,守護珍貴的自然生態。
我是一位媽媽,身為環境研究者,需要在環境工作中兼顧母親的職責,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我們希望能夠透過研究調查,讓塑膠污染議題在各界發酵,讓更多有影響力的政府單位、企業、團體加入一起尋找解方,凝聚力量進一步解決!
感大家家看到最後,如果大家也認同我們的理念,邀請大家捐款支持綠色和平研究調查工作,大家的捐款將成為環境基金,支持研究團隊的運作。讓綠色和平守護環境的專案不受經濟波動或其他非預期因素影響,持續進展,用行動為地球生態帶來正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