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重創臺灣~大家要如何行動?

  【本報訊】綠色和平氣候專案主任張皪心說:這兩天,凱米颱風重創臺灣,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緊盯著新聞,了解各地災情、祈求所有人都能平安度過?強颱凱米帶進西南氣流狂襲全臺,高屏山區已經累積超過千釐米的雨量,各地暴雨也帶來了許多不幸的災情,造成許多家庭的重要財產及寶貴生命受威脅。

  截至今天早上八點,凱米颱風已經造成2死、279傷,我看見路樹倒塌傷及無辜、也聽聞南部親友傳來的災情回報,甚至有朋友因為停電無法正常休息。颱風帶來的災害依然不斷累積、更新,看到這一切,我感到非常心痛。這場暴風雨再次讓我們看到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現象,也讓我們更加堅定地呼籲氣候行動。

  全球暖化導致的極端氣候,造成毀滅性災難不斷重演,IPCC 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已升溫攝氏 1.1 度,氣候危機的警鐘已敲響,這是身處在地球您我都必須正視的問題。而您,將是扭轉氣候危機的關鍵。綠色和平針對氣候危機所造成的環境衝擊、安全問題與生活壓力提出三大解決方案:

  倡議臺灣政府與企業積極減少碳排放和加速轉用再生能源,在 2030 年前減少 50% 的碳排放,並且持續呼籲全球領導人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 1.5 度內,致力於 2050 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推動臺灣政府重視氣候危機對人類社會的威脅,依據氣候風險評估制定調適方案,打造韌性城市,守護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要求臺灣政府效法美國、日本、澳洲等制定經濟、環保雙贏的氣候政策1,擴大獎勵企業和民眾參與綠色轉型,例如裝置再生能源和採用高效能家電等,對抗氣候變遷,同時抑制通貨膨脹。

圖/綠色和平氣候專案主任 張皪心

  綠色和平曾經透過訪談、分析歷史數據與推估未來影響之研究,臺灣氣候危機已迫在眉睫,極端高溫、瞬時強降雨和海平面上升等已衝擊到「鹿港老街」、「大甲媽祖遶境」、「阿里山鄒族部落」、「臺南北門」等人文地景,若不積極減碳,未來衝擊將更劇烈2。

  面對氣候危機,我們需要的是多面向並進的氣候政策,從企業能源轉型、多元綠能開發、民眾日常減塑,再到保護自然環境,讓淨零排放可以真正落實。

  凱米颱風不會是我們今年面臨的最後一次或最嚴重的極端天氣事件。氣候變遷的影響將持續加劇。為了爭取安穩的未來,留給下一代宜居的所在,我們需要各國政府立刻加入氣候適應行動,更需要大家響應日常節能減碳行動,並支持綠色和平的環境專案,共同為保護地球的未來而努力。

  風雨飄搖,希望不滅。綠色和平想邀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列,支持扭轉氣侯危機的決心,在還來得及的時候,阻擋氣候變遷繼續重創您我脆弱的家園!

  張皪心表示: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祈望地球永續、萬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