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綠色和平志工Bill指出,今年 5 月跟隨綠色和平減塑團隊及新竹當地環團,調查新竹頭前溪上游的竹東垃圾暫置場。所見所聞,讓我深感震驚。
垃圾堆積如山、十層樓高的垃圾瀑布從蓊鬱山巒間傾瀉而下。這幅「壯觀」又不堪入目的景象,令我難以相信我正身處在山林中。
我們步行到瀑布尾端,層層疊疊的垃圾包就像凝固的水牆,縫隙中不時有蟑螂竄出,泥土上的垃圾水,滋養著一群亂舞的蚊蟲。更不用說,空氣中瀰漫一股無以名狀的怪味。
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的彭桂枝理事長告訴我們,這座垃圾暫置場位於頭前溪水源區,中下游的取水口供應附近 60 萬人的民生用水。實在無法想像,人民喝的水,來自垃圾瀑布滲出的廢水⋯⋯
別讓垃圾山成為臺灣「新百岳」
在親眼目睹這一切之前,生活在都市的我一直以為臺灣的山林全是美麗的景色,沒想到風景區的背光處竟是另一張臉孔。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告訴我,全臺灣至少有 100 座這樣的垃圾山,這來自於您我每天生活中製造的各種廢棄物,以及政府在處理垃圾議題時過度著重末端處理、忽略源頭減量所導致的結果。2
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我們可以從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或參與志工活動推廣環保意識,幫助減少垃圾量。但如果要更及時地處理垃圾氾濫的危機,需要政府做到系統性的改變,最重要的,是將預算投入循環杯、設置飲用水機以及減塑獎勵機制等源頭減量政策,而不是過度依賴回收和焚燒等末端廢棄物處理方式。
畢竟,我們面對的現況是垃圾已經堆積如山,埋不完也燒不盡,源頭減量才是解決垃圾滿島問題的根本之道。綠色和平正積極倡議源頭減量,要求政府投入更多預算在重複使用政策上,並且更在國際上推動《全球塑膠公約》,以具有約束力的方式,控管失控的塑膠污染問題。
邀請您和我一起,透過連署向政府表達訴求,用公民的力量要求行政院提高源頭減量的預算、推動關鍵改變,避免讓這些垃圾山越堆越高,成為我們的「新百岳」!立即連署,呼籲政府解決垃圾山危機,願臺灣的山林永續,不再籠罩垃圾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