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暑期即將到來,炎熱的夏天許多人喜歡安排潛水活動,帶著家人一起探索海洋的生態。世界海龜日即將到來,我想與您分享近期我親身經歷的海龜故事。
潛水教練Cynthia 芸茜表示,擔任潛水教練大約 8 年的時間。原本我是個害怕大海的都市人,一直到接觸潛水,常常與海相處,越來越熟悉海洋環境和生物後,現在我已經愛上海洋,與先生在墾丁經營潛水店多年。
每一次潛水都像是一場探險,也會像探望老朋友一樣去找尋海龜、珊瑚和其他魚類。可是去年開始,我越來越常遇到海龜被魚鉤和魚線困住,即使我嘗試幫牠們解開魚鉤,牠們還是本能地掙脫逃離,無法真正幫到牠們讓我好難過。
邀請您在世界海龜日,支持綠色和平在臺灣與全球推動海洋保護區停止海洋破壞,為海洋生物爭取一線生機!
後來,認識綠色和平團隊夥伴們,發現原來除了墾丁以外,臺灣許多熱門的潛點都有生態破壞的問題。綠色和平除了有強大的號召力動員淨灘1、淨海2之外,更深入海底與公民科學家參與海洋生態調查3,揭露海洋生態被破壞的真實現況。最重要的是,他們正積極推動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和臺灣《海洋保育法》4,透過海洋保護區的設立從根本解決海洋破壞的問題。
綠色和平近半年來在澎湖、北海岸、東北角與墾丁的熱門潛點,皆發現海洋棲地持續受破壞、珊瑚衰敗、廢棄漁網纏繞生物與珊瑚,垃圾大量累積的證據。她說:我自己去過其他有海洋保護區規範的國家,清楚了解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例如泰國斯米蘭國家公園保護區和馬來西亞西巴丹國家公園保護區非常大,魚群都是一整群一整群的,完全看不到漁業破壞的痕跡。此外,他們嚴格限制潛水的人數和時間,還須要支付保育費用,嚴謹的管理使他們的海洋生態豐富,讓每一次前往都覺得很值得。
守護海洋不分國界,成立海洋保護區已是全球的共識。臺灣很可惜,明明珊瑚種類是世界有名的,但海中的魚群種類和數量卻少很多,很多小魚還來不及長大就被捕撈上岸,成為餐桌上的海鮮,讓我很心疼。
最近綠色和平的夥伴和我分享,去年他們到小琉球的生態調查5,促成屏東縣政府決定開始徵收「觀光保育費」 推動劃設「核心區」的好消息6,讓我十分振奮。剛好綠色和平在世界海洋日期間,邀請我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義不容辭地答應了,也邀請你一起支持綠色和平持續凝聚力量推動海洋保育工作,跟上全球腳步為臺灣海洋爭取設立更大的保護區、更完善的保護法規。
親眼看到海洋遭受破壞後,我決定加入綠色和平的行列,為保護海洋盡一分力。如果我們可以全方面地保護海洋,我相信魚群會回來的!期待在眾人的努力之下,我們能重現十年前墾丁海域的豐饒和美麗。
期待臺灣的海洋生態也能像國外一樣有完善的保護區,壯大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