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減塑團隊~分享最新減塑近況

  【本報訊】綠色和平減塑專案團隊指出:自 2019 年大力倡議企業源頭減塑以來,綠色和平與多個團體共同推動環境部頒布循環杯1政策、也推動企業開始投資建立循環杯服務模式。「重複使用」模式是當前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而今年 11 月,我們公佈了東亞循環杯的首張成績單,《未來,始於重複使用》最新研究報告。臺灣在循環杯的推廣與政策上在東亞區是最積極的,僅兩年營運就達到比一次性杯回收系統更加環保,若政府與企業能夠更有企圖心執行減塑目標,將能夠成為環保標竿。

  臺灣年消耗 40 億個飲料杯,若可以將飲料杯全數替換為循環杯,將可減少碳排放 58,785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臺灣街道一整年少了超過 24 萬輛機車碳排,是 2050 淨零碳排的關鍵!

  由於塑膠有 99% 是由化石燃料製成,這讓塑膠「生產過程」成為溫室氣體排放最為嚴重的階段。唯有當我們可以從根本淘汰一次性使用的塑膠,才能有效的阻斷塑膠對環境的傷害。循環杯的利用就是讓我們可以透過新的生活常態,達成環保生活的有效途徑。

  面對急劇惡化的氣候變遷,綠色和平的任務是要督促各國政府與企業,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改變。我們在臺灣以推動 2030 年前達成 50% 重複使用為目標,淘汰一次性包裝,積極要求各方採取行動。

  除了在臺灣推動重複使用系統以外,綠色和平也積極將影響力擴及全球。

  自 2022 年起,我們致力於推動《全球塑膠公約》4 的制定,目前為止,綠色和平代表團已參與 3 次的國際談判會議,持續在議場內遊說各國代表凝聚共識、支持公約內容納入「2040 年前全球減少 75% 塑膠製造」,與化石燃料與化學公司的拖延策略抗衡。

  人類開始使用塑膠只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就讓塑膠成為各地嚴峻的問題,即使人跡罕至的南北兩極,都已經採驗到塑膠碎片樣本。身為減塑專案的推動者,我們在近年看到更多塑膠對環境、對生物多樣性的傷害逐步擴大,也因此更深刻體認到:單靠消費者努力回收,不足以解決塑膠危機——我們需要企業的覺醒,改變商品的供給方式,導入重複使用系統來淘汰一次性包裝,也需要各國政府的決心,在《全球塑膠公約》上達成共識,以減少塑膠製造為共同目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堵住塑膠污染的水龍頭,真正解決塑膠危機。

  面對我們僅有的地球,我們所剩的時間不多。邀請您在年末之際成為擊退塑膠污染的力量,支持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挽救急遽變化的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