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綠色和平-全球海洋專案團隊指出,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冬,相反地,南半球即將迎來炎熱夏季,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澳洲大堡礁首當其衝,更在 6 年內第 4 度發生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引發珊瑚礁「瀕危」的討論。1隨著海面溫度不斷破紀錄,您所熟悉的「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時代已結束,取而代之是「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
然而,珊瑚白化問題只是海洋危機的冰山一角,根據綠色和平 9 月發布的《30×30: From Global Ocean Treaty to Protection at Sea》( 30 x 30:從全球海洋公約到落實海洋保育)3調查指出,海水溫度上升、海洋酸化、工業捕撈和深海採礦的各種威脅,所造成的海洋危機已刻不容緩。
在這個危急的時刻,立即推動《全球海洋公約》正式生效,將是保護海洋最有效的工具,透過具體劃立保護區並落實於各國法規,才是杜絕人類危害海洋健康的首要任務。
《全球海洋公約》進度表
2023 年 3 月:第五次協商會議經歷 38 小時馬拉松式的商討,聯合國於 3 月 4 日正式議定(agreed)《全球海洋公約》
2023 年 6 月:經過文本翻譯、法律審查等程序,公海條約於 6 月 19 日在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adopted)
2023 年 9 月:20 號為開放簽署首日,67 個國家及歐盟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條約;雖然簽署(signed)不代表隨即接受條文約束,卻象徵簽署國批准條約的意願,並展示各國推動條約生效的決心。
2023 年 - ?:當 60 個國家正式批准(ratified,又稱核准或加入)條約後第 120 天,《全球海洋公約》便會正式生效!
儘管目前《全球海洋公約》已正式通過,但公約通過並不等於正式生效。4過去,就曾經出現過原先已在 1982 年開放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直到 1994 年才正式生效的例子。《全球海洋公約》是全球 550 萬支持者與綠色和平一同努力的珍貴成果,因此我們積極爭取於 2025 年 6 月的聯合國海洋大會或之前生效,才能趕上 2030 年保護 30% 海洋的目標。
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開放簽署前夕,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於美國加州長灘靠岸,舉行公眾開放日宣揚海洋保護,全球守護海洋專案主任 Chris Thorne 期間亦發表最新研究報告。 © David McNew / Greenpeace
距離 2025 年,僅剩不到 2 年的時間。在《全球海洋公約》正式生效前,綠色和平將持續派出政策倡議團隊,實地出席和參與各個重大的聯合國與區域性海洋會議,呼籲各國領導人加快行動;綠色和平船艦亦會與全球頂尖科學家合作,持續進行海上研究調查,以科學實證公布海洋浩劫的危機。
現在,我們邀請家加入守護海洋的一員,月捐成為全球 300 萬環境守護者。集結公眾的力量,號招綠色和平全球各區辦公室推動輿論施壓,爭取各地盡快完成各自立法程序,以盡快達至《全球海洋公約》 得到 60 個國家批准的門檻。您的每月持續的捐款協助鞏固環境行動的穩定性、持續性,正為地球建立牢不可破的保護網。
請您與我們一起守護海洋,實現下一個環境與人類可以繁榮共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