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發展新格局勢不可擋

  【本報訊】廣東省、湖北省、貴州省、湖南省等地最近紛紛開展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形式豐富,成果豐碩。筆者認為,隨著構建新發展格局,兩岸共同市場勢不可擋,台胞台商發展機遇更加廣闊。台胞台商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必將大有可為,前景可期。

  9月7日,2023“台商一起來,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暨第十四屆東莞台灣名品博覽會在廣東東莞開幕,來自兩岸工商界嘉賓代表約4500人齊聚製造名城東莞。就在東莞台博會的前一天,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關於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的批覆》。批覆顯示,國務院原則同意《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大禮包”花落東莞,意義非同凡響。

  東莞作為大陸台胞台企發展最早、最集中、最活躍的城市之一,具有扎實的對台交流合作基礎和創新發展的資源禀賦,是先後十萬台商的“第二故鄉”。改革開放以來,台灣一直是東莞的主要貿易夥伴。東莞現有台企3800多家,占外資比重近三成;累計實際利用台資205.9億美元,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22年莞台貿易總額超人民幣1419.3億元;台資進出口總額占全市比重超過10%。

  9月19日,以“同心共築中國夢,攜手建設先行區”為主題的第十七屆湖北·武漢台灣周在湖北武漢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900餘人,走進武漢、宜昌、黃石、鄂州等地,共話合作、共商發展、共敘友情。鄂台在在傳統製造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以及新興產業方面,都存在許多共同合作、共同發展的機會。本屆湖北·武漢台灣周上,共有60餘家台灣企業分別同湖北省13個市州簽約,簽約總金額272.98億元,其中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9個。

  在宜昌,興福電子與猇亭區政府簽約,新建3萬噸/年電子級磷酸項目,共同開發“電子級化學品”產業藍海。在黃石,台企追“光”而行,新簽約全生產鏈自主生產光芯片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建設高速率光芯片及光通信核心器件生產基地。湖北·武漢台灣周合作期間,海峽兩岸(武漢)車輛技術創新聯盟在武漢經開區揭牌。該聯盟將整合台灣汽車電子業和武漢汽車整車及電子、電器等零部件先進技術資源,搭建合作發展平台。目前已有28家台資企業落戶武漢經開區,涵蓋汽車電子、汽車零部件、化工等多個行業。

  同日,以“共享新機遇 融合共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貴州·台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設置專項產業對接、特色產業考察、多彩貴州體驗等活動,重點舉辦“黔台農業產業對接會”“黔台文旅產業對接會”“黔台林業碳匯經濟發展對接會”“黔台香藥草暨中藥產業發展對接會”四場推介對接會,促進黔台兩地各行各業人士的產業對接與合作。

  9月22日,以“把握新機遇 融入新格局”為主題的2023湘台經貿交流合作會在湖南長沙舉辦,50多家台灣經貿團體、近400名台灣嘉賓出席。作為湖南大型對台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湘台會自2005年以來已連續舉辦15屆,成為湖南對台交流的閃亮名片和中部地區獨具特色的兩岸交流品牌。本屆湘台會共簽約項目39個,總投資額達145億元,覆蓋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領域。

  長期以來,台資企業是推動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湖南也成為台資企業在大陸展業興業的重要依托。2021年5月21日,國務院台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正式批覆同意在湖南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截至2023年8月,湖南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共落戶台資企業45家;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合作區共計實現生產總值227.4億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在湘台資項目累計3077個、遍布全省14個市州,涵蓋汽車零配件、電子信息、食品醫藥等30多個領域。

  隨著疫情復常,各地正積極打造高質量發展亮點,以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機遇吸引台胞、台企、台商、台青前來發展。筆者認為,台胞台商不可忽視中國式現代化機遇下蘊含的巨大時代紅利,應在兩岸融合發展中共創繁榮、共享精彩。

  筆者看來,隨著大陸構建新發展格局,兩岸共同市場勢不可擋,台胞台商發展機遇更加廣闊。目前大陸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上半年經濟恢復速度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彰顯了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將成為大陸經濟新的增長引擎,為兩岸經濟合作提供新的機遇和更廣闊空間。台胞台商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把握機遇,必定大有可為,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