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淨山淨河任務~綠色和平淨山活動

資料/來自綠色和平攀爬隊環境志工曾雅薇(Ivana)給本新聞網創辦人歐文名的信函

  【本報訊】初次見面,我是綠色和平攀爬隊環境志工曾雅薇,可以叫我 Ivana。在秋季慢慢步入冬季的時刻,想與大家分享我的年度回顧。

  今年 2 月底,我與來自全臺各地的綠色和平行動者,攀爬隊、水隊以及地面組夥伴,攜帶著裝備一同到花蓮壽豐鄉鹽寮村 193 縣道,兵分兩路在花蓮縣道邊坡清理山林與河川,執行淨山、淨河任務。這是我第二次參加綠色和平所舉辦的淨山活動,對我來說,淨山就像是為自己所熱愛的這片土地做大掃除,是一個神聖且充滿挑戰的任務。

  我穿著裝備沿著繩索往下,映入眼簾的不是翠綠茂密的樹林,而是一袋袋用塑膠袋包裹起來的大型廢棄物;我所踩的地面並不是草皮,而是滿坑滿谷的垃圾。這些垃圾經過積年累月,被雨水滲透、被枝葉覆蓋,與土壤交疊變成了山林的一部分。

  當天,我們花了 7 個多小時總計清出 372 公斤垃圾,其中以塑膠垃圾佔最大宗。1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山谷間清運了兩捆廢棄床墊,讓我不禁感嘆,為什麼有人會想要在這如此美麗的山林傾倒垃圾?

  每一次的淨山淨河任務中,我們依然會發現撿拾不完的塑膠垃圾。這些塑膠垃圾在山林、溪流中,經過日曬、風吹,逐漸堆積、裂解、形成微塑膠,滲透在你我生活的土壤、飲用水中,也讓棲息在自然環境的野生動物們不斷吞入微塑膠顆粒。

  淨山時所運用到的工業繩索技術,是需要兼顧安全及專業知識的特殊技術,除了專業技能及裝備外,更要有健康的身體與心理狀態,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料資源,才能完成的挑戰。因此,若能減少塑膠的製造、進而達到垃圾減量,是團隊的心願。而單靠少數人的努力,很難撼動目前既有的市場運作模式。減塑的這條路,需要更多人齊心努力。

  我想邀請同樣關心環境污染問題的你,一同捐款加入綠色和平,成為減塑支持者。幫助綠色和平能夠推動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從源頭減量開始,進而達到有效的塑膠垃圾控管,讓塑膠問題真正獲得解決。

  感謝大家看到最後,擔任攀爬隊志工近三年的日子裡,很榮幸可以和一群和我一樣熱愛環境的夥伴,一起為環境努力。瞭解自身體能不如其他夥伴,我希望用文字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塑膠污染問題,一起向更好的未來前進!

 

綠色和平攀爬隊環境志工曾雅薇(Ivana)